彩虹西瓜、巧克力番茄、多味辣椒、青春之歌黄圆果、北宋樱桃……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瓜果和蔬菜你见过吗?近日,在台前县夹河乡于楼村的现代农业示范园,瓜果飘香,五彩缤纷的各色水果蔬菜在展示台上一字排开,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一场由河南农业大学举办的农业科技产品“集市”正在举行,吸引了四里八乡的群众甚至远在郑州的农产品销售企业前来“赶集”,共享这场科技盛宴。
“这个瓜为啥颜色是彩色的?”
“这个小西红柿为啥叫‘卷珠帘’?”
“这个辣椒咋这么大?好种不?卖多少钱一斤?”
…………
群众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集市”上,河南农业大学马长生教授不停向大家介绍不同瓜果和蔬菜品种的特性、种植要求和市场销售情况,一头一脸的汗。
“这个为啥叫‘青春之歌’?问得好,它开花的时候,花开的又多又大又密,团团簇簇,朝气蓬勃,张扬得很,可不就是青年人的样子嘛!还有这个辣椒,你们看,中间有根筋,吃的时候连筋一起吃,就是辣的,不喜欢吃辣的,就把筋挑掉,就不辣了……”一段段鲜活的解说词,让当地群众大开眼界,一下子就记住了不同品种的特点。
“大家看这个彩虹西瓜,瓜瓤的颜色红黄相间。可别小看这个颜色的变化,可是打破了西甜瓜只有红瓤和黄瓤两种颜色的历史,被列为了第三种颜色——‘彩瓤’。这样的西瓜可是论个儿卖的,一个怎么也得30多块。大家可以看一看、尝一尝,是不是皮薄如纸、甘甜酥脆,入口即化,这可是有古诗的,‘酥脆锄舌舌尖醉,香甜未尝口生津’……现在搞农业可不是泥腿子,农业也可以诗意盎然嘛!”马长生教授妙语连珠引发众人喝彩。
“给老百姓讲课,一定得用他们的话,只有这样他们才喜欢听、听得懂!”马长生教授是河南瓜果蔬菜行当的“老将”了,对于如何给老百姓讲课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集市”旁边的温室大棚内,该校李胜利老师和汪强老师更是忙得团团转,他们正细心地向大家介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的“组装式钢结构日光温室”“日光温室智能化物联网控制系统”“溯源直播扶贫电商平台”的优势和特点。
这个二维码是干啥的?西瓜贴个这就值钱了?” 很多老百姓对西瓜上粘贴的二维码产生了浓厚兴趣。
“扫描这个二维码,进去就是一个直播电商平台,平台上面不仅有这个西瓜的产地、来源及产品特性等相关信息,还可以直接查看大棚监控,甚至你可以看到这个西瓜是怎么种植、怎么成长、怎么采摘下来,直到进入市场的。如果消费者觉得我们的产品不错,直接就可以在线下单购买了。”听了汪强老师的解释,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扫描一探究竟。
“当了大半辈子农民,跟土地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还没有种过这么好看的菜,个头大小均匀,颜色多还好看。关键是价钱高、不愁卖啊,多挣了几倍的钱。”作为示范园所在地于楼村的支部书记,于兆武亲眼见证了这些高科技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感触最深、干劲儿十足。在马长生看来,要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就要让产品有竞争力,这样才能长久,才可持续,“河南农大把起点定的很高,拿出了拳头产品、核心技术,我们要为台前县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架起了台前群众脱贫奔小康的金色桥梁。”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竞昳 通讯员 郭治鹏 文/图
编辑:梁冰
统筹:黄修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