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六路,“中看”更“中用”
点击观看视频↑
《郑州晚报》报道截图
从“城市跑道”起跑至省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路过了“炊烟袅袅”,也路过“诗和远方”。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这两句话14件事儿,全部浓缩在小巷方寸间。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经六路体现得真切而具体。
居民在塑胶跑道上健身
街景:塑胶跑道、座椅,一条休闲的路
1.1米宽、1公里长的塑胶跑道,延伸在经六路西侧人行道上。清晨、傍晚,不少附近居民在跑道上散步、慢跑……
省委社区周边以小街、小巷为主,缺失运动场所,有健身习惯的居民受场地限制,只能在马路边跑步。这情景,省委社区和经八路街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今年早些时候,街道党工委带领社区党总支在反复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后,聘请专家设计,铺设“城市跑道”,并栽种绿植点缀,开拓城市绿化空间,精心打造多处微景观。经六路西侧不到200米的墙边,错层布局着十余种灌木、乔木等绿植。
通过微改造,细节处见真功。城市跑道旁、阅读长廊边,休闲座椅可供群众休憩、唠家常。
路边橱窗中的老物件
文化:老物件点缀,一条回味的路
经六路东侧,省委机关幼儿园大门南边,墙上“传承与梦想”五个字安静却闪耀。
如何展现街区文化?社区多次召集居民商议,用老物件、老图片等素材,将街道发展演变生动地展现出来,唤起了居民对街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摄影家魏德忠拍摄的“六十年代省委门前”、“五十年代的行政区”航拍图……一张张照片讲述一个个故事,一个个故事串起一个个家庭和社区。
“这是我老伴儿啊,看看那会儿多年轻!”居民孙玉芝每次走过这面墙都会向邻居介绍。
年过八旬的程国顺老两口一直生活在这里,感受着城市变化带来的点滴幸福。墙上照片中的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照片中的年龄稍长者,有的或已故去。
这条路上,还有“老故事橱窗”、“传承与梦想”墙,展示居民提供的老照片和老物件,还特别将1954(1954年经八路街道设立,当年省会自汴迁郑)和1960(1960年毛主席视察郑州,接见省委职工和部分社区居民)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数字融入城市家具中。
经六路,已成为一条让人回味的道路。
生活服务点非常方便
服务:5分钟便民圈,一条幸福的路
短短经六路上,生活服务+行政服务+文化服务的“三大服务”功能完备,真正体现了“以居民为中心”,“小基层、大服务”的社区新标准为经六路“城市更新”打下群众基础。
居民从家出门步行不超过5分钟,买菜买粮、早餐、理发、改衣、修衣修鞋、修电动车等生活服务全解决;可以在城市书房“琴棋书画”,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唱歌跳舞、参加党员活动、亲子活动、社团活动;可以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理老年乘车卡年审、临时身份证开具、孕前检查预约等114项服务,在24小时自助警务服务厅办理居住证、身份证等综合业务。
便利和幸福近在咫尺。5分钟便民服务圈,使“便民生活圈”变成了“幸福生活圈”。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翠 文/图 安璐 景若曦/视频
编辑:李怡萍
统筹:黄修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