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一则某演员片酬高达1亿元的新闻引起社会热议。
随后,相关公司发布更正公告表示总金额为7264万元。这一事件距离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和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厉行节约,共克时艰,规范行业秩序的倡议书》仅隔了3个月。该倡议书提到,全行业严格执行限薪政策。
资料图片
鼎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7月发布的《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019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显示,2017年和2018年针对周冬雨影视文化传播新沂工作室的采购金额分别为5084.91万元和5811.32万元,合计1.09亿元。
根据鼎龙文化公告,2017年投拍制作且跟周冬雨有关的作品仅有《幕后之王》一部剧,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业务往来。随后,该公司又发布更正公告,表示相关数据汇总和列式存在错误,实际总金额应为7264万元。
这一事件,因为涉及高达数千万元的片酬引发舆论哗然。
事实上,类似的高价片酬在影视行业并不罕见。
2018年,范冰冰“阴阳合同”涉税问题成为舆论热点。根据税务机关调查核实,范冰冰在《大轰炸》拍摄过程中实际取得片酬3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已经申报纳税,其余2000万元以拆分合同方式偷逃个人所得税618万元,少缴营业税及附加税112万元,合计730万元。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
目前,我国对于高价片酬的范畴,并没有专门的界定,也没有权威的数据统计。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需要看片酬的绝对数值和相对数值,除了直观上看片酬的多少,还需要对照片酬在制作成本或者收益中的占比,来判断是否属于高价片酬。
有业内人士表示:“IP+流量明星,一度被视为剧集行业屡试不爽的赚钱标配,剧本、拍摄、后期等其他制作环节的投入被压缩,一部剧集孵化生产的时间大大缩短,剧集产量徒增,整个市场陷入虚假繁荣的怪圈。”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朱琳
统筹:安学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