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赛场、519名选手、上百位评委、十多万“云端”监考官、实名打分、现场出成绩……6月20日,2022年度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比武”在河南农业大学圆满落幕。6月11日~20日,这场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主办的“大比武”活动亮点纷呈,充分展示了全省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选手评委线上相见,搭建思政“云赛场”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技能“大比武”开赛前一天,技术人员远程协助选手进行比赛模拟时发现,一位老教师由于操作不当,无法顺利进行线上教学展示。经过技术人员反复沟通、耐心引导,第二天上午,这位选手的身影顺利出现在评审室的大屏幕上。他神采飞扬地板书、授课,展现出来的对思政课教学的热忱,以及敢于和年轻人同台竞技的勇气,令人肃然起敬。
这只是此次比赛台前幕后的一个小片断。对于全省思政课教师来说,“大比武”不仅是一个切磋竞技的赛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的机会。
“‘云’端精彩竞技,线下精准对接。一天24小时,每一分钟都是工作时间。”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申艳红说。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要举办这样一场大型线上比赛,对协办学校、赛事组工作人员、评审团、选手及其所在学校来说都是一次极大的挑战,作为“大比武”第一站,该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任务,也给接下来5场比赛的筹备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赛场上,每位选手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在短短15分钟内展现自己的风采;课堂外,519位参赛教师精心备赛的背后,凝结着7所协办学校赛事组成员的辛勤付出。
专家同行实名打分,探索评审“新机制”
“本次比赛增设了同行评审团,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比赛结果的公平公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大比武”评审现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增彦说。
“一场阳光下的比赛”,是河南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陈凯对此次“大比武”活动的要求。据了解,为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大比武”在评委结构、评审机制、打分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创新,以透明、严格、规范的流程和真实、严谨的态度,为比赛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专家评审组人员结构覆盖全省思政专家、骨干教师、高校宣传部部长、资深媒体人,并首次引进同行评审团。评委实名制打分,全程公开,选手比赛结束60秒公布成绩,专家评委组70%赋分权,同行评审团30%赋分权,专家评审组和同行评审团同时打分,线下同行评审团和专家评审组互相监督,线上数万名师生共同监督。
“大比武”参赛教师抽签决定次序,赛前30分钟抽取教学专题,教师围绕抽取专题择取某个知识点进行板书脱稿讲授。整个比赛过程中,选手在参赛场所及谈话中不得出现或提及包括所在学校名称、校徽和个人姓名等相关标识或信息,否则直接取消参赛资格。当天早上开赛前公布评委名单,评委将手机等通讯设备交由赛事组统一保管,并集中学习操作线上打分系统。比赛期间,评委手机存放箱全程密封,并由专人保管,直至比赛结束方可打开。
同时,每场考试均设置仲裁委员会,并专设仲裁室,当出现存在异议的评分,仲裁委员会成员将集体合议,对成绩进行复核。每个赛场还设有云考场监考室,工作人员可实时监控选手的考试状态,随时调取考生现场监考摄像头录像,保障云考场的可视化、可信度。
练兵比武环环相扣,锻造时代“大先生”
据悉,2022年度全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练兵、大比武、大展示、大提升”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高校迅速行动,扎实部署,精心组织,以赛促练,以赛促训,对象覆盖全体思政课教师,范围覆盖全部教学内容,分课程进行教学技能交流、切磋和比赛,确保做到“校校练、人人练、章章练、节节练”,切实推动了全省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
“大比武”活动重在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抓住思政课的本质,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为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展示、大提升”活动选拔优秀选手,同时也展示了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最高水平。
“在直播中,我看到的不仅是一堂堂精彩的思政课,更感受到了老师们饱满的教学热情,以及用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信心与决心。”商丘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路超男说。
据了解,在接下来的“大展示”阶段,“大比武”胜出的优秀选手将进行集中技能展示,全省学校分管领导、思政课教师、学生线上观看。同时,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对优秀选手进行重点培养和跟踪考评,采用集体备课、采用巡讲等方式帮助优秀选手发挥教学示范作用,着力打造一批“金课”,进一步深化河南省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张竞昳
编辑:卜贝贝
统筹:杨观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