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黑南,解读“黑石通津”
2020-10-01 浏览量: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霞


沿洛水溯源而上,曾有个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理位置,那就是巩义市康店镇的黑南村。黑南村的地形地貌是巩义的缩写,沟沟岭岭勾勒出的是一副浓淡相宜的水墨画,人在画中行,自有一份舒心和惬意。

蝉鸣鸟唱,一派田园风光

初秋,记者走进了黑南村,那里的新农村建设正开展的如火如荼。竹篱笆围着的菜园子里瓜果飘香,时令蔬菜长势喜人,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悠闲地在村道着踱着步子,有人对面走来,随意搭讪两句,便传来一阵阵爽朗的笑声。枝繁叶茂的老树新枝上,蝉鸣鸟唱,好一派田园风光。

在城乡接合部的铁道旁,有一个高高大大的建筑物,四面都写有“黑石通津”几个大字。

17.jpg

“黑石通津”处, 为黑南村主要人口聚集区

黑石古渡,早在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已是我国东西交通要道上的重要水陆码头,是我国北方水上黄金大道,是隋唐以来汴洛古驿道的交汇点,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这里自古以来舟车往来,绿水行舟,帆影如织,百舸争流。

据村支部书记程新妮介绍,“黑石通津”碑刻伫立处,是主干道S312铁路沿线,为黑南村主要人口聚集区。借助独一无二的铁路元素和红色元素,黑南村将此处作为了重点打造,美化、亮化的重点区域之一。

“原来这里荒草胡坡的,程书记各方筹措资金,先后投资十六万元,带领大家清除了四十年己久的旧胺水库,旧厂房、旧砖厂、等顽固死角,清运渣土,回填土方并精心规划种上了四种绿化树,才有了现在的美。”村干部杨燕平说。

19.jpg

在现场看到,铁路沿线两侧已种上了格桑花。“10月份,这里将出现一条格桑花带,我们的目的,是力争将此处打造成百姓休闲娱乐,市民拍照打卡的新晋网红地。”

一诗一画,珠璧交辉,美不胜收

路边墙上,手绘的巩县八景,图文并茂,一诗一画,珠璧交辉,美不胜收。

据了解,“黑石通津”的两岸在古时绿树成荫,百鸟婉啼,可谓“黑石通津皆图画”。明清时期,均被列入巩县(今巩义)八大景观之一。

20.jpg

黑南,这里背依邙岭,东瞻洛水,与河东岸的春秋阁遥相呼应,山清水秀,风景旖旎,与邙岭夹岸相对如门,是古时的交通要塞,扼控着巩洛之险。手绘画中的其余七景也都是图美诗美,让人百看不厌。

有花朵的情话,更有生命不息的绝唱

据说,到了夜晚,黑南村很美,在潦草而妩媚的风里,有月亮的呢喃,也有花朵的情话,更有生命不息的绝唱。

21.jpg

花籽撒下,树栽下,谁来管理呢?程新妮指着一棵树上的牌子笑笑不说话。椭圆形红色标志牌上,党徽耀眼,党员责任岗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还有责任人名字。

22.jpg

程新妮介绍,设立党员责任岗,也像是党员亮身份一样。瞅瞅道旁出的密密麻麻的格桑花和湿漉漉的沙土地,有人管,有人干,黑南村一定是会越来越美的吧!

24.jpg

23.jpg


编辑:王洋

统筹:梁晨

0

相关新闻

    没有感兴趣的新闻,下载客户端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