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打造“三带三区”!巩义绘出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壮美蓝图
2022-06-15 浏览量:

郑州+

如何全面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加快建设黄河流域具有鲜明特征的文旅强市?6月14日,巩义市2022年文旅文创工作会议举行,总结2021年全市文旅工作,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会议还正式下发《巩义市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实施方案》《巩义市2022年文化旅游工作要点》等一揽子文件。

image.png

重点打造“三带三区”

按照把文物做成文化、把景点做成景区、把文创做成产品、把产品做成产业、把单点做成全域、把线下做到线上、把国内做到世界的思路,到2025年,该市计划旅游综合贡献占GDP比重达到1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5%和20%。

2022年,巩义市将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文旅文明出彩行动为统领,围绕“建设北部沿黄文化带,打造人文体验区;建设中部宋文化带,打造生态遗址游览区;建设南部自然景观带,打造山水观光区”三带三区空间功能布局,坚持创意引领,文化赋能,把文物做成文化、把景点做成景区、把文创做成产品、把单点做成全域、把线下做到线上、把国内做到世界,塑造全域旅游主题形象,推动文旅文创高质量融合发展。

据了解,该市将重点建设明月文化旅游度假区、嵩顶旅游度假区等一批具有引领性的文旅项目,打造双槐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黄冶三彩窑遗址展示馆、寻访宋朝之旅等一批黄河文化地标项目,让河洛文化、宋文化、杜甫文化等文化IP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展示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文旅文创产业链条更加完善,文化旅游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建设成为黄河流域具有鲜明特征的文旅强市。

image.png


实施北部沿黄文化带建设工程,打造人文体验区

该市将积极融入郑州黄河文化带建设,整合黄河、伊洛河沿线双槐树遗址、河洛汇流、巩县石窟寺、杜甫故里、康百万庄园、常香玉故里、刘镇华庄园等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化文物资源,高标准打造沿黄标志性文旅项目,形成北部沿黄文化带,打造北部沿黄人文体验区。

其中,双槐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以打造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为目标,高水平开展《双槐树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双槐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积极融入郑州重点打造的以河洛古国遗址为代表的河洛文化片区,谋划建设遗址博物馆、遗址保护展示、游客服务中心、遗址及周边环境整治等项目,全面提升双槐树遗址整体保护展示水平,将其打造为讲好巩义地区黄河故事的地标项目。

河洛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项目将整合常香玉故里、刘镇华庄园、生态廊桥、河洛汇流,四位一体打造融合示范区,主要建设常香玉故里红色教育基地、河洛文化展示中心、河图洛书园、神堤老街、文化演艺等核心项目业态,同时配套打造窑洞民宿、驿站、停车场、民俗活动场地等基础设施,通过项目体系构造、业态定位、文化IP确定等,将示范区打造为巩义旅游的一张名片。

康百万庄园5A级景区提升项目将以康百万庄园为核心,依托伊洛河优势资源,不断丰富景区周边业态,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康百万特色商业街区、航运码头及游艇基地、滨河主题乐园、河洛康家大型实景演艺等项目,推动景区提质扩容,争创国家5A级景区。

此外,还将实施巩县石窟寺景区改造提升、杜甫故里景区改造提升、仓西农商文化旅游综合体、沿黄河美丽乡村建设、黄河湿地公园、伊洛河文化景观带等多个项目。

image.png

实施中部宋文化带建设工程,打造生态遗址游览区

在城市建设和老城改造过程中,该市将重点打造博物馆、特色休闲街区等项目,加快推进北宋皇陵保护利用开发,形成中部宋文化带,打造生态遗址游览区,塑造城市文化符号,全面提升中心城区文化品味。

其中,“寻访宋朝之旅”项目依托北宋皇陵,打造“寻访宋朝之旅”项目,完成《北宋皇陵概念性规划》《北宋皇陵总体策划》编制,以大景区建设理念,对189平方公里的“七帝八陵”进行整体打造,主要建设宋陵+河洛旅游展示环、“寻访宋朝”主题文化线路、宋文化遗产教育小镇,以及宋陵遗址博物馆、大宋名人馆、宋潮博物馆、大宋风华数字馆等“两环、一镇、四馆、五村”业态,实现“七帝八陵”的道路连通、设施贯通、文脉融通,全方位活化展示宋陵和宋文化。

巩义窑址生态文化公园项目以西泗河河道为观赏轴线,分为生态景观过渡区、黄冶窑核心展示区及综合服务区、文化景观协调区、白河窑核心展示区四大版块,包含游客服务中心、三彩遗址展示馆、国际陶瓷展览中心、瓷器文化乐园、考古体验、研学旅游等业态,打造集遗址保护展示、文化交流传播为一体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

image.png

实施南部自然景观带提质工程,打造山水观光区

巩义市将积极融入郑州环嵩山文化带建设,充分整合东南部山区嵩山、青龙山、长寿山、浮戏山等山水资源,重点打造康体养生、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乡村旅游、品牌赛事等项目业态,形成南部自然景观带,做大做强南部山水观光区。

其中,嵩顶旅游度假区项目整体规划“一个核心、四大板块”,主要建设卧龙小镇综合服务板块、嵩山草原雪场板块、嵩山美丽乡村板块、嵩山云谷乡旅板块、嵩顶森林峡谷板块。以“嵩山大峡谷、嵩顶草甸、嵩顶森林公园”为核心资源,以“冰雪旅游、绿色生态度假”为核心特色,打造集自然观光、休闲运动、民俗文化体验、生态休闲度假、高端商务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山地国际旅游度假区和北京以南最大滑雪场。

阿卡贝拉·山水隐庐微度假综合体项目规划建设核心公共服务区、精品民宿区、高端隐奢民宿区、公共活动娱乐区、健康养生休闲区、自然研学活动区等。充分发掘、展示涉村石窑特色和“老家河南”河洛文化,以精品民宿为核心,打造中国康养度假高质量作品。

长寿山景区改造提升项目拟融合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酒店民宿、文化产业、教育产业、生态农业等多业态于一体,规划建设精品民宿、高端隐奢民宿、健康养生休闲基地、研学基地,规划建设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农副产品、水果、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等。浮戏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拟融合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酒店民宿、文化产业、研学产业、生态农业等多业态于一体,打造现代文旅休闲度假区,建设中原以河洛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image.png

全力打造文创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精品演艺。该市将探索政府与文化企业、高校单位创新合作模式,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精品演艺,重点推进以“杜甫”为主题的大型音乐歌舞剧的创作展演工作,进一步擦亮“中国诗歌之乡”文化品牌;加强旅游演艺项目招商力度,力争引进1台高品质、有震撼力的精品演艺剧目。依托省文旅厅豫剧振兴工程,以常香玉大师为典范,实施“豫剧新唱”创作活动,推出一批展示巩义文化的豫剧新作。

推动沉浸式体验消费。该市将加快推进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石窟寺、杜甫故里等文博场馆和景区数字化升级改造,发展云展览、云体验、云阅读和沉浸式消费体验新场景,打造一批沉浸式数字体验场馆。大力发展文旅“夜经济”,加快正上豪布斯卡、星月潮街等商业综合体室外步行街建设提升,依托瓦肆街、园丁街、育英街等老街区,全面升级夜间亮化景观,引进培育“文化+旅游+商业”体验型业态组合,推出“夜游巩义”、“点亮宋陵”“夜话杜诗”“醉美街区”“24小时城市书房”等夜游、夜娱、夜购、夜读品牌,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推进旅游商品创意提升。该市计划举办“巩义好礼”旅游商品创作大赛,以文物文化遗存、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非遗传承等为主题,对内容进行挖掘提炼,推动开发一批主题文创产品、乡村创意产品、农副土特产品、特色非遗产品、工业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

image.png

实施文旅业态优化提升工程

该市将加快编制《巩义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开展全市乡村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以黄河、伊洛河沿线和南部山区为重点区域,依托河洛镇源村村、神北村,站街镇山神庙村、老城村,康店镇赵沟村、叶岭村等村庄打造沿黄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产品。依托夹津口镇韵沟村、卧龙村,涉村镇西沟村、大南沟村、涌泉村、北庄村,新中镇新中村、岭沟村,小关镇南岭新村、水道口村,竹林镇中山村,大峪沟镇海上桥村等村庄打造环嵩山乡村旅游带。力争培育打造3个省级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郑州市A级景区村庄。

为打造精品民宿集群,该市将出台支持民宿发展的扶持政策,把民宿旅游作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新动能,依托沿黄和南部山区独特的人文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以民宿为核心的微型度假综合体、乡村驿站和汽车露营地。

image.png

会上,巩义市委书记袁聚平表示,要认清形势,直面挑战。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全面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在文化脉络的梳理提炼上下功夫,在整合资源、挖掘内涵、提升品位上下功夫,在提升产品质量、打造文旅文创精品上下功夫,讲好巩义文化故事,塑造巩义文化形象,提升巩义文化影响力。要把握重点,强力推进。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文化创意为牵引、以乡村旅游为支撑、以宣传营销为重点,做好夯实基础、优化升级、构建体系、打响品牌四篇文章,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加快推进文旅文创高质量融合发展。要强化保化保障,务求实效。强化工作统筹,形成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强大合力;强化资金引导、用地供给、人才引进等要素保障;强化环境营造,把好“疫情防控关”,推进全域环境整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文旅产业营造更加优质的发展环境。

会议还对巩义市文化旅游工作先进单位、优秀文旅企业、文化旅游工作先进个人等进行了表彰。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成燕 文/图


下载


编辑:卜贝贝

统筹:王战龙

0

相关新闻

    没有感兴趣的新闻,下载客户端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