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武警河南总队三门峡支队下士付一豪休假期间勇救两名落水群众的事迹,引起广泛关注。危难时刻,毫不犹豫,面对险情,挺身而出,把群众生命举过头顶,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在价值多元的网络时代,面对随时都可能被夺去生命的危险,一名普通大学生士兵缘何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让我们循着付一豪的成长足迹,去探寻背后的精神密码。
作为军人,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随时选择冲锋
夏日的中原大地,热气袭人。
那是6月29日下午,付一豪休假陪家人在位于郑州市管城区的体育公园河边乘凉散步。突然“砰!”的一声巨响,一辆白色轿车失控加速冲入河中,车头几乎全被淹没。
“当时水不断灌进车里,不停的呛水,感觉自己快不行了。”回忆起当时落水的情景,被救群众刘先生至今心有余悸。
付一豪发现,两名群众焦急地在车内拍打窗户求救,他立即跳入水中并呼喊家人赶紧打急救电话。游到车前,副驾驶一侧车门紧闭,车内已经进水,付一豪迅速猛敲玻璃,示意车内人员配合,用手拉、用脚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车门拽开,环抱其中一人迅速游往岸边,并叮嘱另外一名受困群众趴在车顶,等待救援。将第一名群众送到岸边后,他立即返回继续营救另一名。
“当时,我就感觉抓住了救命稻草,死死抓住,不想松开!”因紧张害怕多次呛水,再加上天气炎热,刘先生陷入昏迷,紧紧抓住付一豪的手臂。救了一人后,付一豪体力透支不少,再救第二名群众时,他明显感到很吃力,救援第二名群众的难度明显加大。“他紧抓着我不放,差点把我摁到水里,我只能游到他的背面,拖着游向岸边。”在浑浊的河水中来回两趟,付一豪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但仍咬牙坚持对被救群众实施心肺复苏、按压人中,直到120急救车赶来,确认落水群众被拉走救治后,才在家人的搀扶下悄然离开。
由于救援期间体力消耗过大,喝了不少脏水,付一豪身体出现不适反应。“他在车上根本坐不了,躺着不停呕吐难闻的脏水,我们都吓坏了!”一同返回的表哥赶紧送他到医院。下车时,付一豪身体虚弱,无法站立,他表哥找来小推车才把他推进了急诊室。经检查,付一豪肺部呛水损伤,腰部、踝关节中度损伤,医生建议住院治疗。
当被救的刘先生带着记者找到付一豪所住的医院时,付一豪却很是腼腆:“没事,一点小事儿,都是我应该做的,作为军人,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随时选择冲锋。”
少雄言而多壮举!军民鱼水、纸短情长,整洁病房内,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付一豪所在中队,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到处都是学习榜样
“我认为,作为一名武警战士,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就应该第一时间冲上去。”回到中队,每当大家问起当时救人的过程,付一豪总是目光如炬、格外坚定。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主席关于对青年人的殷切嘱托鼓励着一茬茬官兵为之奋斗,也为付一豪成长进步指明了方向。翻开付一豪的理论学习本,主题教育、“十观”教育、中队典型人物记录详实、书写认真,《习近平论强军兴军》《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纲要》更是成为他的“案头书”。提起平时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付一豪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印象深刻,“读了这本书,感到应该像主席那样刻苦学习、谦虚温和、乐于助人。”
“我们一起参加预提指挥警士集训时,付一豪看我不会编写教案,就手把手教我,每天陪我学习至深夜。”中队下士石要泉提起付一豪总是充满感激。在战友眼中,付一豪心眼好,经常帮身体不适战友打饭、铺床、熨被子;将自己的训练心得与战友互助分享;与家里有困难的战友们谈心交心……
“他阳光开朗,团结同志,为人谦虚低调,不计个人得失,身上满满正能量!”班长章瑞评价道,“在中队他人缘很好,从来没有见他和别人红过脸,是战友公认的‘热心肠’。”
在中队荣誉室,“抢险救援英雄中队”的旗帜正中悬挂、熠熠生辉,“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金光大字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一名忠诚卫士、数名立功典型在荣誉墙上整齐排开,“星”光闪耀。“每当新兵下连,我们都会组织他们去荣誉室瞻仰学习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一心为民的纯洁品质。”指导员张纪勇介绍道,“我至今还记得付一豪同志新下队参观荣誉室时的表情,震撼过后,随之却是满脸的坚定。”
处处是典型,时时受熏陶。在付一豪所在中队,强军思想深入人心,红色的基因代代相传,到处都是学习的榜样:有拾金不昧的16年老班长韦选富,有救死扶伤的姚亚杰、张建、陈泓利巡逻车组,有勇救落水群众的优秀共产党员胡小兵,还有勇闯火场救群众的卫生员于顺……,在先进的典型模范引领,付一豪心中慢慢地种下了争先锋、做表率的种子。
“当兵就要当好兵、做尖兵”——百折不挠方能换羽新生
2007年,伴随着《士兵突击》的热播,年仅7岁的付一豪对部队产生了无限憧憬和向往,立志要当“许三多式”的兵。自此“好好活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便成了付一豪心中的座右铭。
心中有梦想,前进有方向。2019年9月,正在上大学的付一豪义无反顾报名参军,却未能如愿。2020年3月,他再次报名参军却因新冠疫情肆虐而又一次停下脚步。然而,看着网上中国军人驰援武汉的感人场面后,他踊跃报名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
抗疫期间,他每天帮助社区运送生活物资、协助维护秩序,像军人一样哪里需要去哪里,哪里危险就冲向哪里。任务结束后,因工作出色被社区表彰为“最美志愿者”,特殊的经历让他对军人的视死如归、听令景从有了更深理解,从军的愿望也更加迫切。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9月,付一豪第三次申请入伍,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付一豪说出了自己最喜爱的习主席的一句话。百折不挠,方能换羽新生。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张玉东 通讯员 翟小伟 刘毅 彭可 文/图
编辑:朱琳
统筹:杨观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