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大寨村甜龙竹笋精深加工厂区。
白云像棉花糖般散布蔚蓝的天空中,热情的音乐飘荡,尖尖的“龙竹鲜笋”摆放在餐盘里,普洱优品和巴奴毛肚火锅的工作人员在忙碌着,绛红色的背景板上印着“‘龙竹鲜笋’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揭牌仪式”的字样。
上午9时30分,普洱市、巴奴毛肚火锅“龙竹鲜笋”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揭牌仪式”正式举办。普洱市相关部门与巴奴毛肚火锅表示,双方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农作物采购、标准化建设、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云南丛生竹笋品质口感具有优势,有着“笋中之王”、“笋中之冠”之称的普洱甜龙竹笋,94%的含水量基本没有纤维感,肉质脆嫩、食无苦味、鲜甜可口、笋体肥壮,甜龙竹笋(巴奴菜单名称为龙竹鲜笋)正在借助巴奴毛肚火锅的餐桌被全国的消费者了解。
与优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
普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素有“世界竹类的故乡”之誉,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之一,巴奴普洱龙竹鲜笋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的揭牌,将开启普洱市与巴奴毛肚火锅与普洱市农业农村局的战略性合作。
作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和巴奴毛肚火锅在食材生产、供应、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定点工厂等产业链上的合作,成为带动和“销供产一体化”为特征的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力军和引导者。它们懂市场,懂得挖掘产业价值,也靠产业链和供应链连接着广阔市场,它具有真正的农产品价值发现和加工运营能力,它以自身的研发、品牌和渠道、服务等能力为农产品的终端销售赋能。
用“企业+政府+平台公司+农户”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
巴奴集团副总裁、财务管理中心负责人刘年康表示,巴奴集团自2001年成立以来,始终坚守产品主义,坚持“用真材实料、健康美味的产品赢得顾客口碑”。为了让顾客一年四季都能在门店吃到新鲜的笋,巴奴人寻遍全国,终于在2018年,在普洱市找到可以生吃的龙竹鲜笋,填补了5-10月份鲜笋的空档期。上市5年来,通过巴奴对龙竹鲜笋的品牌化运营推广,该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此次巴奴与普洱市政府携手,旨在普洱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探索“企业+政府+平台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政府的资源及政策优势,和巴奴的品牌影响力及市场渠道优势,全面推进普洱特色产品采购、地方品牌打造、行业标准建设及文旅资源推广等多领域的深度合作。
巴奴愿与普洱市联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政企联合、合作共赢
将甜龙竹笋打造成普洱新名片
“巴奴是龙竹鲜笋的第一个品牌企业用户,双方共同打造普洱优质农产品品牌,采取以原产地国有供应链龙头企业+巴奴毛肚火锅品牌连锁渠道探索“销供产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现场的讲解人员讲道。
本次合作由普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快速推进以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双方签订了意向性合作框架协议,并于10月,双方以竹产业(龙竹鲜笋单品)为起点,在普洱打造巴奴“普洱原产地优质农产品专供示范基地”和“巴奴毛肚火锅龙竹鲜笋标准化定点工厂”。
这次合作的成功,标志着普洱在乡村振兴战略上的新进程,也展示了普洱市在吸引优质企业方面的成效,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从商洽到项目落地,展现了普洱效率。
下一步,相关合作方会充分利用政府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及普洱优品原产地国有供应链龙头企业的资源整合优势,联合巴奴毛肚火锅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道优势,全面推进特色产品采购、地方品牌打造、科研成果转化、行业标准建设及文旅资源推广等多领域的深度合作,为产业升级提供优化意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消费体验为核心,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推动普洱农业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樊无敌 李珂
编辑:谢宽
统筹:刘书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