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让人才在郑州这片热土上“创业有平台、创新有支持、就业有保障、生活有温度、发展有预期”。
而郑州,也将竭力而为,满足人才内心“需求点”、情感“触发点”、思想“共鸣点”,不断增强人才在郑州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政策频出 成为人才高地和创新热土
2023年10月27日,第六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郑州专场开幕。这是又一年的“人才大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4.8万人,超过18万大学毕业生来郑工作。
在郑州二七广场,放眼望去都是年轻人
郑州正在成为人人向往、人人乐享、人人有为的人才高地和创新热土。
吸引人才,郑州可谓“政策频出”——对新引进入驻中原科技城的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每年提供不低于1500万元运行经费支持,连续5年对每家研究院给予50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并根据研究院博士后招收情况阶梯式给予科研经费奖励。设立规模10亿元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企业成长。以省科学院、省医学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中原农谷)三院为支撑,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校驱动,使创新成为郑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等。
服务保障 解决后顾之忧
怎么留住人才?
要靠服务的保障,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为其提供施展能力的舞台——
住房,要有保障。
近两年,我市建设投用青年人才公寓10万套,启用青年人才驿站29家,发放青年人才首次购房补贴1.96亿元,初步构建起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青年住房安居体系。
郑州某招聘会上,年轻人很多
就业,要有保障。
我市出台新就业形态劳动保障权益政策,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开展电子劳动合同试点,为全省全面应用电子劳动合同积累了经验。市人社局创新人才服务“四个一”模式,即一窗办理、一网通联、一次办好、一周办结。
办事,要有保障。
我市设立了一站式人才服务专窗,上线“人才工作一件事”30个高频服务事项。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人才流动便利度指标得分再创新高,连续3年全省第一。
平台建设 提供发展舞台
人才,要引得来、留得住,更要用得好。
在哈工大郑州研究院,这里与中电二十七所、宇通客车、省科学院等近20家科研机构和头部企业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搭建校企对接渠道,以校企双方导师凝练的企业“真课题”为纽带,完成学生专业、校内导师、合作企业多方“一一对应”关系。
另一边,2023年9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正式揭牌,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在河南省的教育、科研、产学研合作总体牵头单位。研究院重点围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能源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并视条件适时拓展智能制造、节能环保及现代食品等领域布局建设高端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基地,并开展咨询服务、产业培育、教育培训等工作。
这些,都是我市不断为人才发展提供平台的举措。
有关部门表示,我市将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战略位置,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紧迫意识,以更大的投入、更积极的举措、更加倍的努力,争取在新时期人才引育“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奠定更加扎实的人才基础。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李娜 见习记者 杨柳/文 记者 王秀清 周甬/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编辑:张丹娅
统筹:苏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