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期)
⏰5月20日20时59分,小满
今年小满恰逢520,
在这个谐音“我爱你”的日子里,
祝福所有爱与被爱,
当然还要“隆重表白”一下小满:
小满,落在谐音“我爱你”的5月20日,多浪漫!
小满,我国大部分地区入夏,天尚未大热,初夏风拂面,多舒坦!
小满,风吹麦浪,江河渐满,樱桃一篮,枇杷一树,多惬意!
小满,之后没有“大满”,因为满,盈溢也,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这就和做人是一个道理:人生凡事切忌太满“小满”就是最好的状态。
荀子曾写道:“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高层次的人,懂得控制对物质的追求,不受物质左右。
只有不被物质捆缚,剔除不需要的负累,才能体会内心充足。
事实上,生活本就不需要用过多的物质来填满。
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有一个常用手法,叫“留白”。
指的是,为使整个作品画面更为协调精美,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
而现实生活也需要这样的留白,才能让生活更加精致、安闲。
孔子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认为,吃粗饭喝白水,弯着胳膊做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着快乐。
而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就像天上的浮云般易散。
不必为了空虚而去消费,不必为了攀比而去挥霍。
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的生活方式,减少不需要的物质需求,才能轻装上阵,感受精神富足。
物质“小满”,生活会越来越舒适,灵魂也将越来越丰盈。
生活中,不少人会为了人脉和存在感,去不断结交新朋友。
殊不知,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最好的社交关系,“小满”就已经足够。
著名文学家木心,曾经辞职独自前往莫干山隐居,一待就是6年。
在山上,他的生活只剩下了读书、写作和画画,置身风景之中,感受自然的魅力。
山上的日子虽孤独寂寥,但有他热爱的艺术陪伴,木心毫不在乎。
这六年间,他潜心创作,产量惊人,写出了100多篇中短篇小说,以及无数幅水墨山水画。
他的书桌前贴着一句话:“艺术广大之极,足以占据一个人。”
是啊,圈子不同,不必强融,沉下心提升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岂不更好。
鲁迅说过:“人一旦悟透了就会变的沉默,不是没有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是没有了逢场作戏的兴趣。”
一辈子不长,远离不必要的社交,远离不必要的人。
苦于人情世故,不如自在独行;泛泛之交千万,不如知己二三。
人生,最怕在无意义中迷失自我,不要让低质量的社交,绊住你前行的脚步。
小满小满,也可以理解成小小的满足,即为知足常乐。
事实上,人生中很大一部分的不快乐,都是来源于想要的太多。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也是因为她过剩的欲望,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她曾掌管着贾府一家上下,模样精致、言谈爽利、八面玲珑,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可是,这样的她,却利用贾府几百号人的工资放高利贷,陷入利滚利的诱惑之中。
后来,在贾府被抄家时,王熙凤屋中的所有积蓄和放贷的证据,都被统统抄去。
重利盘剥,在当时也是违法的大事,她的丈夫贾琏为了她的体面,只得顶罪被抓走。
照理说,名利双全的她,过多的金钱对她来说并没有用处。但正因为她不断膨胀的贪欲,让她迷失了心智越陷越深,最终落得了如此下场。
到最后她才明白过来:
“我若不贪财,如今也没有我的事。不但是枉费心机,争了一辈子的强,如今落在人后头。”
欲望,若是大于能力承受范围,不仅会成为心中的负累,更可能将人拖入深渊。
能力有限,欲海无边,无止尽的欲望,只会让人一败涂地。
看过这样一句话:
“欲望可以使人得到欢乐和幸福;但这欢乐、幸福的背后却是苦难,乐极是要生悲的。”
人生在世,不要被欲望蒙蔽双眼,看淡得失名利,小小满足自己能够到的欲望,知足才能常乐。
曾国藩的一生,都在践行欲望“小满”的生活方式。
他曾在宴席上,因为衣服穿了几十年且打着补丁,而被大家打趣。
可他却毫不在意,只是淡淡一笑说:
惜食惜衣,不惟惜时兼惜福;求名求利,但知求己不求人。
在他眼里,再精致的衣服和食物,再多的名声和金钱,都比不上一颗自足的心。
所以,真正的幸福,从来不是看你拥有的有多少。
相反的,计较得越少,心态就会越好,从而可以放下求而不得的痛苦,活出坦荡。
“满则招损”,这其中蕴含着中国人,对“满”深深的敬畏之心。
物质小满,精神得以丰富;
社交小满,内心得以宁静;
欲望小满,人生得以从容。
要知道,人生最好是“小满”,愿我们都能在小满中,收获从容自在,修得人生小美满。
主创 李丹
文案来源 综合网络、央视新闻、北贝 帆书樊登讲书
编辑:朱琳
统筹:邓红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