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聚二七 智创未来 ——二七区举办人才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推介会
2024-05-25 浏览量:

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全面构建“以产引才、引才兴产”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聚力赋能现代化美好二七高质量建设,5月25日,二七区在黄河科技学院举办了“才聚二七 智创未来”人才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推介会。

区委相关领导、专家学者、辖区高层次人才代表、黄河科技学院优秀校友代表、重点企业代表、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和人才工作者等200余人参加。

“二七是落子布局的‘启航地’、投资兴业的‘理想地’、营商环境的‘满意地’……”会上,二七区委书记樊惠林从换道转型、投资兴业、营商环境、人才政策等方面,推介宣讲了二七区在招引人才、助力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政策优势。

现场,黄河科技学院校友代表、河南梦尔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善炜分享了在二七成功创业的经验成就,呼吁各行各业的人才走进二七、融入二七,同行启程一起创新创业。受邀获聘的65名“引才大使”纷纷表示,将积极释放以才引才、以才荐才、以才聚才的聚合效应,成为展示家乡优势、联通域外人才的窗口纽带,招引更多优质人才共赴二七创新创业。

访谈环节,樊惠林和4名行业代表以“才聚二七、智创未来 共探高质量发展路径”为主题,结合各自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共同为二七建设国家人才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立足“引”字,构筑人才“蓄水池”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二七区以实施“青年创新创业行动”为总牵引,精准开展“双访双问”(访企业问需求+访高校问意向)活动,深挖岗位资源,挖掘发布各类用人需求1.5万个,累计引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57万余人。

今年,二七区通过举办“直播带岗”“春风行动”等线上和线下招聘会8场,累计70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46000余个。积极创新引才路径,搭建区级“引才工作站”,“全职+柔性”引入16名博士,实现了人才“增量”“提质”的双重突破。

同时,大力实施“人才储备”育才计划,组建“人才服务小分队”,发布“二七先锋”征集令,遴选专业化人才组成“招商小分队”,赴北上广深等地开展“双招双引”活动,促进“人才+项目”同步落地。

着眼“用”字,打造人才“实践地”

高质量发展之道,关键在用好人才。二七区依托郑投科技园、中物科技园等小微企业新型市场主体,打造“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生命周期创业孵化链条,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新兴产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引育、产学研合作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截至目前,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25人,重点骨干人才63名,创新创业团队项目16个,建设24家创新创业载体、4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9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培育规上工业企业76家、“专精特新”企业72家、小微产业园11个、高新技术企业217家,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600余家,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发展大生态和用人单位小气候。

此外,依托黄河科技学院、郑州科技学院等高校,建设电子商务、数据信息等31家大学生实习实训平台,在海一云商、亚细亚卓悦城创建“青年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开展企业实地参观与就业实习,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聚焦“留”字,营造人才“栖息地”

人才既要“引得进”,还要“留得住”“服好务”。二七区推动建设“数字平台”,升级“人才新政”,打造“人才服务微工体”,不断优化拴心留人的生态环境。

二七区组建“二七区人才政策宣讲团”,定期开展人才政策“六进”宣讲活动,构建“1+1+N”普惠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实现了人才引进、项目申报、政策兑现、生活保障等事项的全周期闭环服务。

同时,在德化步行街、瑞光文化创意园等青年集聚区域,打造“百年德化·郑青春”青年人才主题街区、人才创意市集等场景,开通人才音乐免费巴士、上线青年人才综合服务小程序等,营造尊才、爱才、惜才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全区开展人才公寓项目配租服务4745套,设立青年人才驿站,为青年人才提供7天短期免费住宿,举办“郑青春·郑美好”郑州青年人才置业团购会,强化专业性人才服务举措,创新性提出“点单式”配租解决方案,切实解决人才关心的“暖心小事”。

“‘引凤来栖,更要引凤长栖’。接下来,二七区将紧紧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全方位引进培育用好人才,让天下英才在二七这片发展热土上‘安’下心、‘居’无忧、‘业’有成。”二七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二七区将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服务,欢迎社会各界人才相聚二七、创业兴业、共赢未来。

记者 刘伟平 景静 朱翔宇/文 通讯员 杨坤/图

编辑:黄志艳

统筹:陈静

0

相关新闻

    没有感兴趣的新闻,下载客户端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