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 | 城市言说
2024-11-26 浏览量:

郑州+

□贾玉巧

近些年,郑州市积极融入国家现代物流运行体系,现代化国际立体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加强,以做优做强物流枢纽为突破口,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支持、项目带动,基本形成“枢纽+通道+网络+平台+主体”的“五位一体”物流业发展体系。郑州市物流产业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2023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1125.2亿元,占全市GDP的8.3%,现代物流业已成为郑州市继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之后的第四大产业。

一、郑州市现代物流业基本情况

(一)物流通道网络的持续拓展和优化,“四条丝路”发展成效显著

空中丝路方面,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快建设,北货运区投入运营,2024年1~8月份,货邮吞吐量49.5万吨,增长32.8%,国内排名第6,累计开通客运航线192条,通航11个国家104个城市,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运航线网络,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陆上丝路方面,已形成辐射欧洲、中亚、东盟、亚太等“27个境外直达站点、8个出入境口岸”国际物流网络;海上丝路方面,郑州无水港建设加快推进,郑州港国际代码获批,陆海联动、铁海直运模式全国首次在郑落地,进出口货物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

(二)物流服务平台不断增容升级,推动物流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郑州市以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为重要支撑的物流服务平台不断扩容升级,物流平台不断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开工建设,率先推出集拼集运、率先常态开展跨境电商包裹业务、率先开发国际冷链集装箱业务、率先开发“一单制”“门到门”全链条服务、率先全国推行“运贸一体化”。郑州航空港区高铁物流园区已进入建设阶段,目前已培育引导菜鸟、顺丰等知名物流企业16家企业入驻。跨境电商平台不断优化。国内率先实现“跨境电商O2O线下自提”、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首创1210网购保税进口模式全国推广。2023年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评估重返第一档、位列全国前十。

(三)市场主体活力迸发,进入质量效率提升新阶段

截至2023年底,郑州市物流企业法人单位8000余个,从业人员28万余人,规上物流企业380余家,全市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170家,其中5A级企业达10家,占全省总量的70%以上;2023年,入选全省第二批物流“豫军”企业20家,占全省总数的59%;7家企业上榜“2023中国零担30强排行榜”,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4家物流企业入选2022年中国冷链物流企业百强名单,尤其在冷链物流方面,郑州市冷库容量约720万平方米,冷藏车辆约9000辆,随着市场对冷链需求越发旺盛,郑州市冷链物流迅速发展。目前已开通郑州到越南的农产品出口冷链专列,实现农产品冷链出口运输新通道。

二、加快郑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对策建议

坚持“物流+”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引进物流、数字货运等企业,带动资金、信息、人才等经济发展要素集聚,推进郑州现代物流业提质、增效、降本,成为郑州发展枢纽经济的突破口和发展引擎,为郑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一)加快国际物流网络建设

推进国际通道网络建设。依托现有的空中丝路,利用好郑州机场第五航权,加密欧洲以及其他地区的航班线路。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中豫号)国际铁路运输组织水平,促进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合作。加快建设新国际陆港,重点布局国际物流核心功能,协同推进内河航运、推动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中心、国际供应链组织中心,优化布局国际物流延伸产业和关联产业。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开展境外港口、海外仓,分销网络建设合作协同共享,完善全球物流服务网络。

(二)提升冷链物流服务水平

完善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发挥郑州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资源集聚优势,引导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企业向郑州集中。加强产地预冷、仓储保鲜、移动冷库等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在郑布局冷链类仓配中心、冷链转运中心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冷链寄递专业化服务和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城乡冷链设施网络覆盖水平,打造冷链经济产业链。

(三)培育充满活力的物流市场主体

提升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依托郑州跨境电商优势,在快递物流、货运代理、供应链服务、智慧仓储、多式联运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链主企业,吸引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落地,通过培育全产业链,打造物流产业集群。加大对中小微物流企业财政金融、税费支持力度,鼓励中小微物流企业专业化、精益化、品质化发展,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现代物流企业。

(四)培养和引进创新实用的数字化物流人才

发挥物流企业用人主体作用,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快物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从管理类与工程类两个方向对现有物流专业进行数智化改造与工科方向转型,以适应物流业向行业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及融合化发展的需求,培养出符合现代化物流企业需要的优质物流人才。支持企业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现代物流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作者系郑州市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

image.png

image.png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编辑:卜贝贝

统筹:闫佳佳

0

相关新闻

    没有感兴趣的新闻,下载客户端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