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接受集中采访畅谈履职心声回应热点话题|聚焦2025河南两会
2025-01-19 浏览量:

郑州+

丝瓜络有啥致富密码 低空经济咋飞得更高

省人大代表接受集中采访畅谈履职心声回应热点话题

谈低空经济,他们颇有心得;把丝瓜络卖到海外去,他们蹚出一条新路;在盐碱地种棉花,他们取得新成绩;传承中医药文化,他们身体力行……1月18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开启,1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省人大代表围绕自己所在领域,用鲜活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就热点话题接受媒体集中采访、讲述履职心声。

省人大代表聂毅: 产学研紧密融合更好催生新质生产力

“请大家看我今天佩戴的这条丝巾,它的颜色绚丽,光泽感、悬垂性不亚于几千元的真丝丝巾,可它的价格却不到真丝丝巾的1/3。”省人大代表、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聂毅结合工作实践,分享了她关于产学研紧密融合,更好催生新质生产力的经验和体会。

“好钢用在刀刃上。”聂毅说,“刀刃”就是指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难题。“好钢”则是科学投入的创新资源,即人力、财力和物力,要从问题出发,靶向配置创新资源。

聂毅认为,产学研融合要由“接力研发”向“协同攻关”模式转变。她建议,建立更加灵活的考评机制,针对不同功能、不同领域的创新平台制定多样的考核标准,最大化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省人大代表杨磊: 更加坚定地做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是来自南阳张仲景博物院的一名文博工作者,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医圣祠考察调研时,我荣幸地为总书记作介绍,并现场聆听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3年来,嘱托在心更在行,我始终将传承医圣精神、讲好仲景故事视为己任。”省人大代表、河南省张仲景博物院副研究员杨磊说,在与众多学习交流人员的沟通中,她对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她认为,中医药文化既要守正,也要创新,中医药文化既是中国瑰宝,也是世界财富,现在中医药文化越来越受到外国友人的关注。她对做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充满信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中医、信任中医、爱上中医。

省人大代表严根土: 让中国种子开出更多的“幸福花”

培育一粒好种子能带来啥新变化?在省人大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严根土眼中,一粒种子可以开出“致富花”。

“我们采用生物育种的方法,历经20年培育出棉花新品种,并且种到了新疆重盐碱地上,往年这块地寸草不生,但在2024年,亩产籽棉达到了380多公斤。”严根土自豪地说。

“近几年,我们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培育了10多个新品种,攻克了产量、品质和抗性共同提高的难题。”严根土说,他们沿着“一带一路”不断走出去,率先将自主培育的棉花品种引入中亚国家。

“种子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希望政府能加大对种子研究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河南种子的国际影响力,让中国种子能开出更多的‘幸福花’。”严根土满怀希冀地说。

省人大代表南淑清:3个“硬核”守好一库碧水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以来,丹江口水质始终保持II类标准及以上,也就是最好的地表水水源。”省人大代表、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业务统筹部副主任南淑清说,守好这一库碧水,离不开3个“硬核”。

“硬核”的技术。“我们联合多家权威机构,持续将最前沿技术运用到水质监测中。”南淑清说,目前,沿水库和汇水河流上建了31个自动站点,昼夜不停,严密监控水质。“硬核”的团队。目前,南淑清所在的团队共49人,平均年龄32岁,全是本科以上学历。“硬核”的机制。2022年,《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给水质画了一条保护红线。

省人大代表雷文利: 让低空经济蓄势高飞

作为河南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课代表之一”,安阳既是中国航空运动之都,又是国家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发展低空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让安阳低空经济飞得更高,我们有3个目标。”省人大代表、安阳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雷文利一一罗列。

“第一个目标是奋力打造最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现场,她向大家分享了一个“图纸变飞机”的故事。她表示,第二个目标是奋力打造最强的低空领域创新平台。第三个目标是奋力打造最丰富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她建议,政府要加大对低空经济的支持力度,构建低空经济产业金融体系,让低空经济在全省乃至全国的蓝天上飞得更稳、更高、更远。

省人大代表于文杰: 大平台搭建材料科研大舞台

如何让河南新材料产业有“看头”?从事科研工作近40年的省人大代表、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于文杰摸索出一套心得体会:新材料产业要想发展好,需要“建好一个大平台,瞄准两个大方向”。

“一个大平台就是指高能级研发平台。”于文杰用黎明设计院举例,他说,黎明院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10%作为科研经费,目前已建成了5个国家级平台和5个省部级平台。对于两个大方向,于文杰介绍,一个是紧盯国家发展战略的大方向,另一个就是瞄准市场前沿。在新材料产业方面,于文杰建议,河南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出台更加系统性的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让我省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在全国、全世界都有独特发展优势。

省人大代表高卫红: 用好人大监督推动中心工作

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联动监督是2024年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省人大代表、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高卫红结合自己多次参与联动监督的经历,分享了如何利用好人大监督推动中心工作的看法。

一次深度调研,令她感受到了人大监督的精准度;一场特殊的座谈会,使她感受到了人大监督的力度。去年8月,濮阳市人大围绕养老服务在养老院开了一场特殊的座谈会。政府部门、人大代表、公民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现场督办。一封诚挚的感谢信,让高卫红感受到了人大监督的温度。

高卫红表示,接下来将会更多地调研走访问民生,参与监督献良策,以人大代表的实际行动助力河南省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省人大代表杨淑娟: 在田间地头做起国际贸易

“这样的一根丝瓜络,在海外市场能卖到十几美金,供不应求。2024年,我们的丝瓜络产品电商销售额就达到了3700万元,丝瓜络也成为我们县的致富密码。”省人大代表、信阳市商城县原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杨淑娟举起一个丝瓜络说。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选对了产业,我们一边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农民利益深度绑定,建立‘互联网+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一边孵化自己的团队,从最初的6个人发展到现在的80多人。”杨淑娟说,目前商城县丝瓜种植面积超万亩,他们真正在田间地头做起了国际贸易。

杨淑娟说,希望各界能多给年轻人提供干事创业的机会,也希望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年轻人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省人大代表刘海燕:“两队一会”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外在赋能不可缺少,但内生动力是真正的动力之源。”河南省人大代表、鹤壁市浚县白寺镇前岗村党支部书记刘海燕说。如何把党员和一盘散沙的群众组织起来?她琢磨出了“两队一会”聚拢人心的方法。

“两队一会”即巾帼服务队、退役军人服务队和红白理事会。将村干部磨破嘴、跑断腿都无法解决的事一一击破,化解了村内多年的纠纷,遏制了村里高价彩礼和大操大办的陋习。

刘海燕说,如今,前岗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越来越足,带动4000多户农户种植芦笋,28000多人就业,300多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有信心、有决心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省人大代表康化:培养更多技能人才

“我手里拿着的是一张继电保护员高级技师证书,它在我们电力行业内是最难获得、含金量最高的一张技能等级证书。”省人大代表、华能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培训中心康化展示了一张技能等级证书。

康化说,河南省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他最直观地感受到了两个变化。一是取证变得更便利了,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实现了从“一技之长”到“一展所长”。二是证书的含金量更高了,企业技能带头人、专业技术骨干越来越多。

康化说,未来希望能够在培训规模和培训力度上进一步加大,建议企业能为职工建立技能岗位晋升和培训长效机制,为河南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动能。

记者 袁帅 董艳竹 李宇航

image.png

image.png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编辑:周爱巧

统筹:闫佳佳

0

相关新闻

    没有感兴趣的新闻,下载客户端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