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溱洧大地一派忙碌景象。
新密市工业4.0机器人产业园区越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品总装车间,机器轰鸣、车辆穿梭,抢进度、赶订单、忙生产。“得益于国内焊接机器人行业的技术领先优势,我们的订单已经排产到了明年,还有部分产品应用到了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海工装备这些高端领域。”公司负责人表示。
无独有偶,尝到科创甜头的还有今年初刚获得“全省创新龙头企业”荣誉的郑州瑞泰科技,“十几天前,公司研发的绿色智能化隧道窑成功点火,所有参数均实现数字化,在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方面再次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将极大增加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企业负责人介绍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密实践,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去年以来,新密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创特色,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创新龙头企业”创新主体梯次培育体系,2024年认定创新龙头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63家,纳入高新技术后备库企业73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7家,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12.31%和107.73%,新密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新成势;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质效,2024年新增省级创新平台7家、郑州市级创新平台10家,极大助力更多原创性成果、颠覆性技术在新密落地转化,有效引导全市各类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规范加强企业研发活动,持续开展科技奖励及科研项目申报,逸祥科技、倡安电力、瑞泰科技等多家企业荣获省级科技创新荣誉;夯实人才智力支撑,用好金融源头活水,畅通体制机制堵点,逐步打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相互赋能、深度融合的良性发展机制,新密被认定为河南省制造业(新型耐火材料)创新中心,被命名为中国陶瓷行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示范区,振东科技等9家企业入选中国耐火材料百强,新密制造的实力、品牌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当前,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新的一年,我们科技部门要树立领跑意识,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健全完善高企培育机制,稳步提升研发投入强度,着力加快研发平台建设,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依托政策引育科技人才,强力打造优良科创环境,为全市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厚植根基、蓄势赋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密实践提供坚强科技支撑。”新密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思琪说。
记者 薛璐
编辑:刘潇潇
统筹:陈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