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乐“宵”遥 浚县正月古庙会年味儿浓
2025-02-17 浏览量:

郑州+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协同机制秘书处、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沿黄九省(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协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作为执行单位举办的“黄河岸边话非遗”系列活动第7期直播成功上线。

binary_middle (1).jpg

本期直播以春节申遗成功为契机,以河南浚县正月古庙会为主题,对庙会期间的社火、年市、灯会等特色民俗活动及地方特色美食、非遗好物进行了线上直播,展现春节期间浚县庙会的浓浓年味儿,并特别邀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社火(浚县民间社火)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孙书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泥塑(浚县泥咕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宋楷战、鹤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王中文、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张福彬进行了对话和交流。

据介绍,浚县正月古庙会拥有厚重的历史内涵与鲜明的地域特色,保存了文化的生态性与多样性,是中原黄河流域特有的文化展示,有着“时间长、规模大、业态多、美食香”四大特征。作为“华北第一大古庙会”,浚县正月古庙会的重头戏就是浚县社火表演。今年,高跷、舞狮、旱船、背阁等经典项目悉数登场,直播镜头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了社火表演的震撼场面,领略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张福彬在介绍庙会“重头戏”——浚县民间社火的特点时说:“浚县民间社火现在有舞狮、高跷、秧歌、旱船、竹马、龙灯、抬阁和背阁、抬老四、顶灯、大头舞、撒河灯等20多个品种,在全国形成了文化品牌。”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社火(浚县民间社火)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孙书林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浚县民间社火代表性项目“背阁”的历史沿革和自己学艺、传承、创新的故事。

除精彩的社火表演外,浚县还孕育了多姿多彩的非遗项目及文创好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泥塑(浚县泥咕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宋楷战介绍了自己的传承和创新经历。同时,主持人还带大家探访了特色建筑“咕咕来仪”和文创店“黎阳风物集”,欣赏了众多非遗文创产品。此外,浚县还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既有黎阳子馍、炸麻虾、饸饹面、梨烘肉等传统特色美食,也有八大碗、社火锅、晒咖啡等融合创新好店,打造出的“舌尖上的庙会”吸引了众多食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本次直播活动当日观看总人数达到65.28万人次。

记者 秦华

6.png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编辑:陶莎

统筹:曹杰

0

相关新闻

    没有感兴趣的新闻,下载客户端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