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2024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郑州商城遗址书院街北片区、郑州岗崔商代遗址上榜
2025-03-18 浏览量:

郑州+

记者昨日(17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华夏考古》编辑部主办的“2024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3月12日在郑州市紫荆山宾馆举行,2024年度18项参选的重要发掘项目负责人分别进行了汇报。在汇报会后的重要发现专家推选会上,省文物考古学会的主要负责同志集体研究讨论了“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重要发现推选相关事宜,经参会的17名专家、学者集体无记名投票,并经省文物局审核,最终推选汝州温泉旧石器遗址、灵宝北阳平仰韶文化遗址、郑州岗崔商代遗址等10项考古发掘项目作为“2024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

论坛开幕式上,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在致辞中对2024年河南考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展望了河南考古未来的工作方向。参与重要发现专家推选会的专家除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华夏考古》编辑部负责同志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郑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以及有关媒体负责同志参会。

入选2024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有:汝州温泉旧石器时代遗址、灵宝北阳平仰韶文化遗址、偃师古城村二里头文化遗址、郑州商城遗址书院街北片区、郑州岗崔商代遗址、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干道和王陵区祭祀遗存及老六庄族邑遗址、西平丁寨商周之际墓地、洛阳东周王城七里河官营手工业作坊遗址、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等10项。

2024年度参选“2024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的考古项目,时代横跨旧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凸显出河南地区从史前到历史时期的连续性和发展性。在实际考古工作中,充分落实考古前置政策,注重多学科合作,运用精细发掘的理念,各考古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实现了科技考古、实验室考古、文物保护等方面资料的有效积累,切实将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重要思想贯彻了实际行动之中。

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

2023年~202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在配合开封老城区城市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景龙门遗址并对其进行了全面发掘。景龙门遗址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北宋时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都城城门遗址,填补了北宋东京内城城门考古的空白。

灵宝北阳平仰韶文化遗址

灵宝北阳平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阳平镇北阳平村西,现存面积72万平方米,文化内涵主要为仰韶中期庙底沟类型文化遗存。据勘探、发掘结果可知,在遗址中南部发现三道壕沟,自北而南分别为壕沟1、2、3,构成聚落南部防御屏障。结合周边材料可知,仰韶文化核心区五边形半地穴式房址已具有形制结构基本一致的定型化、营建程序大体相同的成熟化、建筑技术基本规范统一的模式化特征。

郑州商城遗址书院街北片区

郑州商城遗址书院街北片区位于郑州商城遗址内城西南部,是由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大街、紫荆山路、东大街、书院街围合的近方形区域。郑州商城遗址书院街北片区二里岗文化时期夯土基址、墓葬以及祭祀遗存的发现,填补了郑州商城西南部考古发掘的空白,为认识郑州商城西南部性质与功能的历时性变化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材料,对理解和解读郑州商城城市布局及其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偃师古城村二里头文化遗址

偃师古城村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首阳山街道古城村,与二里头遗址隔洛河相望,直线距离约1.6千米。古城村遗址发现的壕沟和夯土墙基,为探索二里头遗址的范围、规模等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使二里头遗址作为早期国家的都城要素更加完备。古城村遗址合围的区域在同一时期远远大于其他中心城址的规模,其作为二里头遗址外围的确认,将为二里头遗址作为早期王朝国家都邑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干道和王陵区祭祀遗存及老六庄族邑遗址

2024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探明并确认殷墟洹河北岸地区纵横交织的干道网络以及沟渠,填补了该区域大型线性遗迹的空白,搭起了大邑商都城空间的骨干框架。王陵区考古发掘以及多学科综合研究,为研究王陵区分区、商代祭祀活动及其形式、商代社会性质等提供了新资料。

老六庄族邑遗址位于殷墟西南部,距宫殿宗庙区约2.9千米。本遗址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大型晚商族邑遗址,为殷墟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六庄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商代晚期族邑的构成、功能、性质以及历时性变化提供了新资料。

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

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庞村镇白草坡村,地处万安山北麓高坡和伊洛河谷地交接的前缘,属洛南东汉帝陵的组成部分,位于洛南东汉帝陵核心区北部。通过白草坡东汉陵园近年来的考古工作,可确定陵园始建年代上限为桓帝时期,而汉桓帝的宣陵又是洛南东汉陵区年代最晚的一座帝陵,据此推测陵主为汉桓帝刘志。这也是首次通过考古发掘工作确认东汉帝陵陵主归属,学术意义重大。

洛阳东周王城七里河官营手工业作坊遗址

东周王城七里河官营手工业作坊遗址位于洛阳市涧西区黄河路以东、大明渠以南、涧河街以西,地处洛阳东周王城遗址内中部偏西,西距东周王城西城墙约100米。综合地层和遗物信息,初步认为东周王城七里河官营手工业作坊遗址时代为战国中晚期。遗址内出土的“蔺”字钱范、“公”字陶量,表明该遗址为官营手工业作坊。

西平丁寨商周之际墓地

丁寨遗址位于驻马店市西平县重渠乡丁寨村西,文化内涵以二里头文化遗存、商周墓葬、宋金时期遗存为主,以商周墓葬最为重要。经综合分析,该墓地应属于“文”或“文夏”族墓地,为传世“文夏父丁”铭铜器提供了最可能的出土地。基于以上发现,推测丁寨墓地应属于商王信赖的“文”或“文夏”一族,在殷墟四期早段时受商王派遣,管理商王朝南土,驻守在商代金道锡行之路上,随商周更替、周公东征而在此地消亡。

汝州温泉旧石器时代遗址

汝州温泉遗址位于平顶山市汝州市温泉镇政府西南约2千米的牛涧河古河道内,地层厚约3米,遗物分布范围达10万平方米,遗址年代距今10万~4万年。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经鉴定有古菱齿象、梅氏犀和野猪等,属中国北方晚更新世动物群。根据遗址地层、出土石制品组合特征与动物化石等综合判断,该遗址应为古人类在河滩挑选石料加工石器与屠宰动物的临时性活动场所。汝州温泉遗址发现了丰富遗物、完整的地层,具有清晰的文化序列。

郑州岗崔商代遗址

岗崔遗址位于郑州市高新区沟赵办事处岗崔村东北台地上,东南距郑州商城约18千米。岗崔遗址作为一处文化面貌单纯的白家庄期聚落遗址,是小双桥外围一处中型聚落,面积达15万平方米。该遗址发现的房址及墓葬为研究商代建筑形态的演化和该时期一般平民的墓葬形制、葬制葬俗、人群来源提供了新材料。


记者 左丽慧/文

河南省文物局供图


微信截图_20250211071357.png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编辑:陶莎

统筹:曹杰

0

相关新闻

    没有感兴趣的新闻,下载客户端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