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晚,郑州大剧院内《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豫剧经典名段,鼓点铿锵,豫韵悠扬;黄梅戏、秦腔、婺剧等剧种名家名段轮番上演,让参加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海内外嘉宾过足了家乡戏瘾。剧场外,嘉宾车队在夜色中整齐列队;组委会接待部服务保障人员精心精细做好每一项接待服务保障工作。连日来,郑州市机关事务中心牵头市文旅、交通、公安、文联、文物等部门组建的拜祖大典学习观摩保障团队,用心用情用力服务,让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这场“拜祖寻根”之旅行的省心、听的入心、看的开心。
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让全球华人目光再次聚焦郑州,共襄盛典。为了让参加拜祖的海内外嘉宾更好感知黄帝文化、解码中原文明,作为大典接待部牵头单位,郑州市机关事务中心会同省、市文物、文旅、文联等部门,精心设置河南博物院、商都遗址博物院、中原科技城三大观摩点,举办书画展、戏剧晚会等拜祖大典关联活动,以“老家河南 豫见郑州”匠心接待模式,让嘉宾在移步换景、视听盛宴中穿越千年文明,深度感悟中原厚重历史文脉、现代郑州创新活力。
专业护航,筑牢安全之基。政审筛查、岗前培训、技能考核、应急演练四重把关,组建优秀驾驶员保障车队,以专业素养为嘉宾提供安全、高效的交通服务;实地调研、现场踩点河南博物院、商都遗址博物院、中原科技城、郑州大剧院、郑州美术馆周边路网,打造“经典拜祖线路”,联动公安、交管部门“零误差”调度导航观摩车队,“一路一策”为观摩活动保驾护航。
贴心服务,诠释郑州温度。郑州市机关事务中心联手市文广旅局、市卫健委、市交通局,构建随车立体服务体系:每辆观摩大巴车配备“金牌讲解+专业安保+随队医护”三人组,形成“移动服务单元”;科学测算各场馆人流承载峰值,合理划分嘉宾批次组队,采取“错时导览+定制路线”模式,使每批参观者都能在最佳时段获得深度体验。
精英聚力,传递文化之声。从全市导游队伍中选拔10名行业精英担任随车讲解员,开展沉浸式培训,赋予其“文化向导员”“金牌店小二”“乡情代言人”三重角色,做好沿途导服工作,讲好郑州故事;场馆内则设置“双岗联动”机制:专职讲解员串联成文脉络,答疑讲解员实时解惑,让嘉宾在“有问必答、有感必应”中触摸文化肌理、感受待客诚意。
匠心至臻,拉满“老家”氛围。各观摩点设置巧思满满,河南博物院以3层楼10个展厅定制参观路线,让不同组别嘉宾都有不同的游览感受;商都遗址博物院借全息影像重现商王朝的市井繁华,营造强烈的现场感和氛围感;中原科技城特别开放三楼观景平台,让嘉宾于登高望远中直视郑州科创雄心。车机投视的《根脉》主题片,场馆内外滚动播放拜祖宣传片,从标识导视到贴心服务,“拜祖元素”无处不在,让嘉宾“一步一景皆乡情”。
文化浸润,激活血脉共鸣。市机关事务中心探索将文化体验转化为“可触摸的记忆”:河南博物院以馆藏17万件文物为点,串联起华夏文明的璀璨星河;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以城墙为证,诠释古都古今同地、独守其根的传奇;中原科技城以产研成果为窗,昭示古老中原拥抱未来的无限可能;郑州政协文史馆嵩山书画院优选推出“轩辕情 中国梦”——2025·中国书画作品展,中国剧协、河南省文联、郑州市文联等单位联手举办“百花争艳满园春”梅花奖艺术名家拜祖大典戏剧晚会,用419幅(件)中国画和书法篆刻作品、10多个剧种40多位梅花奖艺术家20段经典唱段,激发海内外拜祖嘉宾的文化自信。
“河南中不中?”“中!”在中原科技城投资促进中心观摩现场,台胞代表有力的回应和灿烂的笑脸定格在照片上。在这场跨越山海的寻根之旅学习观摩活动中,从沿途交通的安全护航,到服务末梢的温情触达,郑州市机关事务中心以“匠心”编织精品服务链,让海内外嘉宾触摸到“老家”河南的温度、感受到黄帝文化的厚度,诠释了“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谐和睦”拜祖大典主题,传递着血脉相连的深沉民族情感。
记者 张倩 通讯员 李鹏 王楠
编辑:刘潇潇
统筹:陈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