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郑州晚报财金周刊
2025-04-02 浏览量:

郑州+

微信截图_20250401073553.png

“郑州—布达佩斯” 全货机开通

跨境电商 再添新航线

4月1日,一架波音747-400F大型全货机满载跨境电商货物,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呼啸升空,飞往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纳扎尔巴耶夫国际机场,经短暂停留后,将飞抵欧洲中部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这标志着中大门国际物流集团“郑州—布达佩斯”跨境电商全货机新航线首航成功,为河南“空中丝绸之路”再次架起一条便捷高效的物流新通道。

据介绍,该航线为中大门国际物流集团与英国货运航空公司One Air合作运营,本次载重约93吨,计划每周运营4班,每周二、三、五、日从郑州起飞。运载的货物在郑州经开综合保税区进行报关,经海关验放后转至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乘包机运往海外目的地。为保障新航线航班按时安全执飞、货物高效流转,郑州新区海关提前对接企业需求,高效完成出口包机货物监管放行。同时,运用安全智能锁和在途监管系统优化跨境电商出口监管流程,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大力支持航班顺利开航,有效促进区域内进出口业务蓬勃发展。

此次新航线的开通,将与中大门国际物流集团现有欧洲航线网络形成互补,有效提升中欧跨境电商国际物流运输效率,为国内企业拓展欧洲市场提供高效稳定的航空物流支持,助力我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匈牙利作为第一个确认加入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欧洲国家,以首都布达佩斯为枢纽,可实现中东欧甚至欧洲全域物流的快速集散。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具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以郑州为核心,2小时航空圈覆盖中国90%以上人口和市场,是中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可实现全国货物的快速集疏。

记者 成燕 孙婷婷 通讯员 常炯 文/图


微信截图_20250401073601.png

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拔节成长”

挂牌8年推出394项创新成果12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8年前,一颗开放的种子在郑州悄然萌发——2017年4月1日,中国(河南)自贸区挂牌成立,郑州片区成为其核心片区和重要承载。记者昨日从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获悉,该片区挂牌8年来,已累计形成394项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56项,全省首创113项,12项在全国复制推广,43项在全省复制推广,近年来5项入选“省经济体制改革十大创新案例”。

郑州片区在多个领域频频探索,并形成诸多创新案例。其中,在投资领域探索形成9项创新案例;贸易领域培育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形成21项创新案例,全国首创跨境电商保税备货监管“1210”模式,获批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商品期货领域,郑商所开展标准仓单买断式回购交易获证监会肯定,期货期权品种达45个,上市品种、交易量居全国首位。

一个个优异的创新成果被全国复制推广。该片区在政务领域探索形成133项创新案例,“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一码集成服务”全国复制推广;多式联运领域2项创新成果全国复制推广,“航空货运电子信息化”入选国务院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

5条“丝路”链接世界

郑州片区聚焦“两体系一枢纽”建设,打造“丝路自贸区”,协同推进“五条丝路”建设,加快推动枢纽优势向物流优势、贸易优势、产业优势转化。

“数字丝路”越走越宽。研究制定自贸区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形成《郑州片区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则(试行)》《郑州片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试行)》,针对跨境电商、现代服务业、医药健康、智能制造4个行业,形成40个数据跨境应用场景负面清单。

“空中丝路”越飞越广。研发全国第一辆航空集装货物整板运输车。率先创新空空中转模式,航空物流单证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被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采纳。2024年,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80万吨。

“陆上丝路”越跑越快。陆港航空港片区实现“通车即运营”,全国首家打通国际邮件陆路运输双向通道。探索全国首票TIR进出境双向贯通等首创成果,开通18条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TIR发运规模全国第一。

“网上丝路”越来越便捷。首创“网购保税+线下自提”等模式,形成跨境电商全流程监管,助推郑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在全国165个试点城市位居第一档。2024年跨境电商交易额1458.8亿元,同比增长15.6%。

“海上丝路”越连越顺畅。设立“铁海联运服务中心”,全国首创跨关区“海铁直运 抵港直装”监管模式,2024年,铁海直运共完成约6万标箱,近两年保持50%以上年增速。

政务服务更加便利化、国际化

郑州片区持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市场准入、政务服务、产业生态等方面内容,郑州片区先后制订印发《郑州片区营商环境评价整改提升工作方案》等4个专项工作方案,针对营商环境评价中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并多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提出优化提升举措。2021年、2022年,郑州片区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两年居全省国家级功能区第一位。

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国际化水平,郑州片区有“妙方”。郑州片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绿色通道”和“一窗受理”窗口,提供“专人负责、优先办理、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服务。此外,做好RCEP涉外综合服务。取消原产地企业备案制度,推广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和自助打印,并上线“智享惠”等智能化服务平台。稳步推进“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业务改革,针对RCEP成员国重点商品开辟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面推广应用“互联网+预约通关”系统,提供节假日预约通关服务,提升企业获得感。

通过郑州片区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郑州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中国(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片区将充分发挥自贸区改革试验平台作用,聚焦打造郑州“丝路自贸区”,持续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推进自贸区提升战略实施。

记者 成燕 孙婷婷

通讯员 刘陆喜 文/图


培育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链

河南征集创新平台创新企业创新产品

昨日,记者从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为深入实施《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链培育行动方案(2023—2025年)》,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融合应用,全方位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决定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和创新应用征集工作。

创新平台,包括人工智能领域实验室、创新应用中心、创新人才培训基地等。其中,实验室聚焦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应用中心聚焦创新成果推广和促进成果产业化应用,创新人才培训基地主要开展多层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

创新企业,具有稳定的研究团队,围绕人工智能相关的软硬件产品、技术、服务等持续开展研发活动,形成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创新成果,主要依靠创新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企业。

创新产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自主研发,具有技术先进、性能优秀、应用前景好等特征,已实现产业化或规模化应用部署并可实现持续稳定供应的人工智能产品。

创新应用,在医疗、教育、科研、工业、农业、文旅、城市管理、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建成投用并取得明显应用成效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案例(含平台、系统、场景等),且具备较强的复制推广价值。

申报条件,申报单位为在河南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较好的技术研发和融合发展能力。

我省要求,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按照通知要求,做好本地区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和创新应用的审核和推荐工作,推荐项目根据优先次序进行排序。中央驻豫和省属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可直接申报。请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直接申报的单位于4月14日前,将推荐材料电子版报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组织行业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择优确定河南省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和创新应用名单。

据悉,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组织开展对接活动,积极推动产品应用落地,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支持创新平台和创新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创新产品和创新应用影响力,扩大示范带动效应。

记者 徐刚领


微信截图_20250401073620.png

繁花盛景与高效交通“双向奔赴”

 郑州“春游经济”花开有声

又是一年春好处,踏青赏花醉游人。明媚春天,郑州正以一场场繁花盛景与高效交通的“双向奔赴”,书写着“春游经济”的蓬勃篇章。

坐上“赏樱公交专线”,前往丰乐樱花园,花影与人潮交织,汇成一场流动的盛宴;或趁着花期正好,乘坐地铁前往郑州绿博园,共赴这场春日浪漫之约;或乘坐郑州直达宝泉、八里沟、老君山等热门景区旅游直通车,一键解锁春日山河画卷;或提前预约“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特色旅游列车,去感受云南多地民族风情、品尝地道风味美食……

2025年春天,随着郑州公交、地铁、高铁、旅游专列等立体交通网络的完善,市民与游客的出行半径不断扩大,城市文旅资源被深度激活,一幅“人在景中走,车随画中行”的春日盛景图正徐徐展开。

公共交通网络升级 春游出行“加速度”

郑州蝶湖公园作为郑州热门打卡地,被众多市民称为“离尘不离城”的春日乌托邦。3月22日起,郑州公交正式开通由经开区中心广场站直达蝶湖公园专线,该条专线极大地节省了出行时间,既能让乘客在繁忙的生活中寻得一片宁静,又能带去丰富多彩的游玩体验。

又到了一年一度赏樱的最佳时节。如今,在荥阳王村镇古柏渡丰乐樱花园内,数千亩樱花次第绽放,如霞似锦,美不胜收。“乘坐一站直达的赏樱专线,省去了堵车和停车的麻烦,游玩起来更轻松。”市民周女士说,郑州公交赏樱专线可直达古柏渡丰乐樱花园,为市民乘客往返主城区与花海间提供了极大的交通便利。

自3月8日起,郑州公交两条赏樱专线将重新运营,直接连接市区与古柏渡丰乐樱花园,方便市民前往观赏。

“近期,公交公司采取了增加车次、缩短发车间隔等措施,让大家顺顺利利地去赏樱。”赏樱专线车长刘宾说。

四月的春风携着暖意拂过绿城,郑州地铁城郊线华南城东站外,油菜花海正以灿烂的金黄泼洒春的画卷。这片都市近郊的“金色海洋”,用最炽烈的色彩诠释着春天的浪漫邀约,也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郑州地铁1号线作为城市“春游动脉”,串联起西流湖公园、碧沙岗公园、紫荆山公园等多个热门景点,实现“出站即达”的便捷体验。西流湖公园的静谧、碧沙岗的历史底蕴、紫荆山公园的亲子互动,均通过地铁高效衔接,成为市民“说走就走”的春日目的地。地铁7号线串联起“梦里的烟雨江南”——南环公园、诗意长廊——南水北调生态公园、城市花园——黄河迎宾馆等,让地铁出行不仅是通勤,更是一程浪漫之旅的诗意起点。

据悉,自3月20日起,郑州交运集团正式开通宝泉、八里沟、老君山三大热门景区旅游直通车,以“公交化运营+自由行体验”模式,一键解锁春日山河画卷。

文旅活动五彩缤纷 交通服务提质增效

随着春风的温柔拂面,中牟迎来了一场盛大的春日文旅盛宴——“幻乐之城春日奇遇季”。本次活动以“赏花+戏剧+乐园+乡村”的创新模式,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集自然之美、文化之韵、亲子之乐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让春日经济在文旅融合的推动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近日,趁着花期正好,郑州绿博园开启了“焕彩问花季”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献上一场春日赏花盛宴。本次活动以花为媒,融合了丰富的文化表演与特色景观,旨在打造沉浸式赏花体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感受春天的气息。4月上旬至中旬,多彩大地、樱舞花巷等地的樱花将粉雪簌簌,多个品种共同营造出浪漫的樱花雨景。

“从开封坐城际铁路,到绿博园、到郑州东站,比开车还快!”3月15日,郑开城际铁路全线贯通运营,开封站至郑州东站最快25分钟可达。

“今年清明假期,准备去郑州和开封旅游,之前郑开城际铁路只能到宋城路站,没想到现在就通到开封站了。”旅客张女士说。

高铁服务升级亦为跨区域春游注入活力。3月21日起,济郑高铁南乐至郑州东段、郑阜高铁郑州东至沈丘北段、郑渝高铁郑州东至邓州东段上线新型票制产品,让旅客出行更便捷。

针对客流增多,铁路郑州站利用智能客站与生产管控平台,对上车人数达500人以上、换乘人数达200人以上的车次,提前发布客流预警,精准调配增援力量引导现场秩序;为了提高旅客的换乘效率,郑州站将所有检票口的40台双向闸机进行升级,当换乘旅客刷证件进入候车室时,闸机显示屏会显示即将换乘列车的检票口信息,比如“请前往7A检票口乘车”,旅客可以根据提示直接前往候车区域候车。

假期数据印证 “春游经济”活力满满

2025年春运,郑州累计完成客运量1.59亿人次,这一数据为今年春游经济奠定了客流基础。就铁路而言,2025年清明小长假,郑州站预计发送旅客203.9万人(日均40.8万人),同比增长3.9%。4月4日为客流最高峰,预计发送旅客48.9万人,同比增长3.5%,为满足假期旅客出行需求,郑州站计划增开80趟临客列车。

携程数据显示,郑州在清明旅游市场中表现不俗,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郑州银基动物王国、郑州方特欢乐世界、建业电影小镇、少林寺等景区,在平台上热度居高不下,门票预订量持续上升。

3月28日,“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特色旅游列车的正式下线,针对不同年龄段旅客乘车需求,对车辆进行了深度定制和大量舒适化、适老化改造,进一步提升了旅客出行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特色旅游列车预计4月中旬上线运营,目前已推出中原文明行(安阳、三门峡、洛阳古都精华四日游)和云贵风情游12日游,线路预订十分火热。

据国铁集团郑州局经营开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特色旅游列车的投入运营,将进一步提升铁路旅游服务品质,推动‘铁路+旅游’融合发展,为繁荣旅游经济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未来,随着智慧交通、绿色出行理念的深化,郑州有望进一步打通“交通+文旅+消费”链条,打造全国春游经济新高地。

记者 张倩 文/图


编辑:陶莎

统筹:曹杰

0

相关新闻

    没有感兴趣的新闻,下载客户端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