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开6家店铺卖假化肥,这13个上至舅爷、岳父、舅舅、叔叔、表叔下至亲弟、表弟、老乡跟着这个“聪明年轻人”混的均被判刑了。近日,新密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一起生产、销售假化肥案件,新密市人民法院一审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主犯黄明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500万元。今天,该检察院对外发布了该起案件详情。
“老板说过,白天生产的时候不能开门,前面窗户也被封住了,更不能跟人乱说生产情况。”如此隐蔽的生产环境,发生在新密市曲梁镇柿园村的一处民房。
现年32岁的黄明系河南省鹿邑县无业人员,其父亲黄森(化名)在商丘经营着一家化肥店,还是某知名品牌化肥的县级代理商,自幼耳濡目染的黄明对化肥的成分、价格、生产技术等都十分了解,算是半个行家里手。2021年3月,28岁的黄明在某化工原料商贸城工作时发现,化工原料“硫酸镁”和化肥“磷酸二氢钾”外观十分相似,但价格却只有后者的五分之一。利益驱动下,黄明萌生了以假乱真、鱼目混珠的想法,伙同亲戚黄勇、李南做起了生产、销售假化肥的生意。
“我认识一个人,从他那里可以买到正品化肥的包装袋,然后我再把买来的化工原料按比例混合搅拌后倒进正品的袋子里。”
凭借着此模式,黄明的“生意”越做越大。先后开设6家淘宝和拼多多店铺,上架了多款假化肥产品,销售金额高达200余万元。
听闻黄明赚到钱了,其他亲戚们如其闫亮、岳父时龙、舅舅、叔叔、表叔、亲弟、表弟等13人也都加入到卖假化肥的团队中。至此,以黄明为首的14人家族犯罪团伙成立。由黄明负责提供制假原料和制作方法,其余人共同生产,并在各自的网店售卖,黄明向其他成员收取成本费用。
“像这种20公斤装的磷酸二氢钾农资站要卖到400元,这个网店里只要200元,所以我就买了。但是用了没有效果。”
2023年7月,在多起被害人反映后,公安机关锁定了黄明的假化肥网店,并在线下捣毁了生产窝点。经检测,黄明等人生产、销售的化肥中有12种不符合国家标准。黄明经营的6家拼多多、淘宝店铺销售不合格化肥共计2566574.24元。其余13名成员名下网店销售不合格化肥共计6276090.82元。2023年7月14日至27日,黄明等14人先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3月24日,经河南省新密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生产、销售假化肥的河南省鹿邑县无业人员黄明被新密市人民法院一审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500万元。2025年4月16日,其余13名同案人被另案处理后,黄明的舅爷闫亮、岳父时龙、舅舅、叔叔、表叔、亲弟、表弟、老乡等13人也被法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零10个月至1年不等有期徒刑或者缓刑,并处40万元至5万元不等罚金。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农村、农民是国家的根本,农资的优劣关系到农民一年的收成好坏,也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河南作为产粮大省,新密市检察院将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依法维护农资安全,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新密市检察院检察长张晨说。
提醒:识别和辨别假肥料、假农药有“妙招”
那么,该如何识别和辨别假肥料、假农药及假劣种子呢?检察官王红涛提醒:
1.购买种子要“四看”:
一看:种子的包装是否规范,标签是否完整,包装袋上是否标注有种子类别、品种名称、品种审定或者登记编号、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生产经营者及注册地、质量指标、检测日期、质量保证期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和信息代码。
二看:种子的大小、色泽、粒型、粒色等性状,来判断种子的纯度。如果种子差距较小,且很近似,多属纯度较高。
三看:种子的保存质量,如有霉变、虫蛀、颜色变暗,说明种子可能已变质,发芽率不会太高,不能购买。
四看:扫描标签二维码是否显示品种名称、生产经营者名称、单元识别代码、追溯网址等信息,品种名称、生产经营者名称是否与包装袋上标注的一致。
2.购买化肥要“三看”:
一看包装:国家对肥料外包装的材料、规格和封口强度都有明确规定,凡是包装袋材质差,易破损的,可能就有产品质量问题。
二看标识:国家对肥料的标识作了强制规定,必须用规范汉字标明产品名称、等级、养分名称及含量、执行标准、净重(净质量)、生产厂名称和地址、电话等。
三看实物:过磷酸钙(或称“过钙”)外观为灰色、灰白色、浅黄色等疏松粉状物,掰开块状物,可见其中有许多细小的气孔,俗称“蜂窝眼”。而复混肥料外观为圆颗粒状、条状或片状,因生产的原料不同而色泽不同,主要是白灰色、灰黑色。
3.购买农药要“两看、一对比、一扫描”:
一看产品外观:农药质量问题,或因贮存保管不当,产品的外观与剂型不符,发生变化的,说明农药质量有问题,可能造成农药减效、变质或失效。
二看产品标签:查看标签上的农药三证(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产品质量标准),判断产品是否属于合法产品,以及产品标签的使用范围、注意事项、宣传用语、产品性能等,是否有虚假暗示,可以获得产品中是否擅自添加其他农药成分等信息。
对比产品价格:不同企业生产的相同农药,价格会有差异。选购农药时不仅要看农药的单价,还应对比有效成分含量、包装重量等。一般情况下,不要购买价格与同类产品存在很大差异的农药,价格明显低于同类产品的,假冒可能性较大。
记者 鲁燕 通讯员 王瑞 张胜利 谷蒙蒙
编辑:刘潇潇
统筹:陈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