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人民法院禁毒工作情况,公布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河南法院一案例入选。今天,河南省高院豫法阳光公布了这起依法从严惩处医务人员非法出售大量麻精药品牟利的案例。
1957年出生的苏某和是某医院原院长。担任院长期间,他具有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资格。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某和利用职务之便,以医院名义分别向两家医药公司申购盐酸哌替啶片剂(杜冷丁)536180片。苏某和为非法牟利,未将上述盐酸哌替啶片剂交医院库房存放,而是私自加价出售,除部分卖给癌症患者外,剩余约38万片以每片1.5元至7元的价格多次贩卖给无业人员黄某营(已判刑),累计获利100余万元。后黄某营将从苏某和处购得的盐酸哌替啶片剂又加价贩卖给毒品犯罪前科人员余某龙、邵某连(均已判刑)。
法院认为,苏某和以牟利为目的,非法贩卖盐酸哌替啶片剂致流入毒品市场,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苏某和明知大量盐酸哌替啶片剂流入社会极有可能被滥用,仍利用医院院长身份,大量购买并非法销售,获取巨额利益,犯罪持续时间长、次数多、数量大,社会危害极大,罪行特别严重。苏某和还有在事发后大肆补开红处方,对抗审计、侦查等恶劣行为。据此,依法对苏某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典型意义:严惩医务人员非法出售大量麻精药品牟利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传统毒品逐渐价高难求,一些吸贩毒人员转而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医疗用麻精药品作为替代物,导致医疗用麻精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案系一起医务人员非法贩卖医疗用麻精药品牟利的典型案例。盐酸哌替啶即杜冷丁,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抑制,危及生命,因此属于我国严格管制的麻醉药品。盐酸哌替啶具有药品与毒品双重属性,一旦流入非法市场,将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苏某和系医院院长,具有麻醉药品处方权,熟知国家对麻醉药品的管理规定,对盐酸哌替啶片剂被滥用的社会危害比常人具有更加明确清晰的认识,但其为了牟取非法利益,明知无业人员黄某营并非癌症患者,仍向黄某营长期、多次、大量出售盐酸哌替啶片剂,任由该药品流入毒品市场,对其行为依法应以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人民法院根据苏某和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对其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彰显了严惩此类犯罪的立场。
●看看人民法院依法严惩毒品犯罪典型案例都有啥
1.温某鸿贩卖、运输毒品案——暴力抗拒缉毒抓捕,且系累犯,依法从重处罚
2.陈某颖贩卖、运输毒品案——指使未成年人贩运毒品,依法从重处罚
3.苏某和贩卖毒品案——医务人员非法出售大量麻精药品牟利,依法从严惩处
4.苗某坡贩卖毒品案——非法向未成年人出售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依法从重处罚
5.刘某明等贩卖、运输毒品、容留他人吸毒案——纠集未成年人贩卖依托咪酯并容留未成年人吸食,依法从严惩处
6.崔某走私毒品案——非法从境外购买“聪明药”,依法予以惩处
7.冯某贩卖毒品案——将病患亲属开出的麻醉药品贩卖牟利,依法予以惩处
8.马某宇贩卖毒品、强制猥亵案——从医院骗购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用于非法贩卖,并利用精神药品猥亵他人,依法予以惩处
9.秦某等走私、贩卖毒品案——利用虚拟币从境外邮购新型毒品用于贩卖牟利,依法予以惩处
10.戎某虎贩卖毒品案——被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利用特殊身体状况继续实施毒品犯罪,依法收监执行
记者 鲁燕
编辑:刘潇潇
统筹:陈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