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分别为86199元和50625元
去年我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平稳增长
郑州一招聘夜市现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徐宗福 图
本报讯(记者 侯爱敏)省统计局昨日发布2024年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2024年,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保持平稳增长。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86199元和50625元,同比分别增长2.4%、3.7%。
这里的工资是指全部劳动报酬,既包括就业人员从单位实际领取的工资、奖金、津补贴等,还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及住房公积金等。
发布内容显示,全省行业间工资水平位次总体稳定。在城镇非私营单位19个行业门类中,12个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保持增长;在城镇私营单位18个行业门类中,13个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保持增长。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均有12个行业的位次与上年相同,行业间位次总体稳定。
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水平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后三位的行业为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城镇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水平前三位的行业为:金融业,采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后三位的行业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省统计局工作人员提醒,要理性看待个人工资与平均工资的差异。平均工资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行业、岗位总体工资情况和变化的重要统计指标。工资分布是典型的偏态分布,低工资的人数多,高工资的人数少,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会低于平均工资。以城镇非私营单位为例,年平均工资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7个行业,就业人员仅占27.6%;年平均工资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12个行业,就业人员占72.4%。
河南第二届暨郑州第四季“夏季招聘夜市”明晚启动
地点:高新区万达广场
本报讯(记者 刘盼盼)记者昨日从郑州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获悉,河南省第二届暨郑州市第四季“夏季招聘夜市”7月4日在高新区万达广场启动。
本次活动采用“线下招聘+网络招聘+直播带岗”形式举行。现场设置100个实体招聘展位,创新推出“碰一下”求职功能实现求职者与企业岗位的快速匹配,提升求职招聘效率;同步开展直播带岗活动,邀请企业HR在线介绍岗位信息、解答求职疑问。招聘启动时间为7月4日晚7点至10点。
《河南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
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 可领取一次性开业补贴
昨日,记者从省政府法制办获悉,我省发布《河南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 (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可在7月31日前,登录河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法规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提出意见建议。
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创业享税费减免
《条例》要求,制定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创业培训、辅导和教育体系,为创业人员提供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知识产权、质量提升、融资担保等创业辅导培训;积极引导科研院所、企业专业人才参与创业辅导、用工培训、技能提升等服务活动;将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和小微企业创办人纳入创业培训补贴范围,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评价并按规定给予补贴。
对符合条件人员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开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人员、失业人员、残疾人员等创办民营经济组织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税费减免和政策优惠。
准许无固定经营场所的商户以家庭地址作为经营场所登记为个体工商户;准许无固定经营场所的电子商务类自然人经营者使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网络经营场所进行个体工商户登记。对符合条件的双创示范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落实财政扶持政策。
个体工商户转企可使用原字号
《条例》明确,搭建求职用工服务平台,促进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人才供给与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用工需求对接。鼓励行业协会商会组织有用工需求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与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校企合作。
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的,可以根据企业名称管理规定使用原个体工商户名称中的字号,原前置许可实质审批事项不变且在有效期内的,可以先办理变更登记,再办理相关许可的变更。
对发展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民营经济组织,按规定给予过渡期间登记、税费、融资、统计等方面的便利和支持,在办理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更名时,按照国家企业改制重组契税政策规定免征契税,投资主体、经营场所不变的按规定免收交易手续费。
《条例》规定,要建立健全民营经济组织梯度培育体系,制定分级分类扶持政策,围绕重点产业链群建设,对科技型、创新型、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等民营经济组织实施精准指导和常态化帮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企业认定奖励、园区培育奖励、用地用房保障等支持,推动民营经济组织聚焦主业加快转型升级。
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条例》指出,支持民营经济组织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平等参与市场设施联通、要素资源和商品服务市场建设,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应当保证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平等参与招标投标活动。对招标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存在所有制歧视、行业壁垒、地方保护等不合理限制的文件依法依规修订、废止。
《条例》明确,支持国有企业与民营经济组织在资本融合、技术研发、产业链延伸、产业配套等方面开展合作。支持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建立民营经济组织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制造业、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能源、区域合作等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在项目推介对接、前期工作和报建审批事项办理、要素获取和政府投资支持等方面,为民营经济组织投资提供规范高效便利的服务,按照规定流程和承诺时限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协调有关单位按照规定对接保障用地、供水、供热、供电、供气、排水、通信、道路等要素需求,及时兑现投资支持政策承诺。
支持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完善企业展示、挂牌转让、私募融资、培育孵化、登记托管等功能,创新推出特色板块,为非上市民营经济组织提供资本市场服务。
对研发投入符合条件的民营经济组织给予奖补
《条例》指出,鼓励有条件的民营经济组织联合高校院所共建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平台。鼓励和支持有意愿的民营经济组织与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重大基础研究。对民营经济组织出资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组建和参与建设国家和省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组建由民营经济组织主导、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任务型、开放式创新联合体,开展联合攻关、协同创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依托民营企业建设一批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实现研发、验证、中试、产业化全链条贯通。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重大科技攻关需求征集;优化省级科技咨询专家库结构,增加民营经济组织专家数量;对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计划,在项目评审、预算评估、结题验收等环节适当提高民营经济组织专家比例。
《条例》指出,推动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向民营经济组织开放共享设施场地、仪器设备等创新资源;鼓励、引导国有企业和民营经济组织开展项目、技术、供需等交流合作,加强协作配套和协同创新,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或者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在标准制定中起主导作用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支持。
《条例》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采取财政资助、贷款贴息、奖励等普惠性财政后补助方式,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组织加大科研投入,对研发经费投入符合一定条件的民营经济组织,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补;落实技术转移奖补、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
支持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各类开发区以及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优化创新发展生态环境,激发民营经济组织创新活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增强辐射引领带动能力。
健全防范化解拖欠民营经济组织账款长效机制
《条例》要求,对民营经济组织进行的行政检查,应当公布行政检查主体、事项和标准,实行年度数量控制,履行评估、批准、备案、公示程序,严控专项检查的范围、内容、时限等。推行综合执法检查、“扫码入企”,推广非现场监管方式。
完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公开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涉企保证金和经营服务收费项目,不得越权设立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变相收费、不按规定使用收费票据等。规范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涉企收费行为。
《条例》明确,健全防范化解拖欠民营经济组织账款长效机制,发挥违约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登记(投诉)平台作用,加强投诉事项的分办、催办、督办和反馈。加大对拖欠主体的函询、约谈、督导和通报力度,依法公布大型企业逾期未支付民营经济组织款项信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互联网等传播渠道,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恶意侵害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格权益,不得通过贬损性标签、虚假信息传播、恶意关联负面事件、恶意举报等不正当手段损害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格权益。
本报记者 袁帅
软萌啪啪圈、绚彩网红气球、儿童“真煮”厨房玩具……
这些玩具隐藏危险 家长选购注意“避雷”
网红气球
消防救援受伤小女孩
儿童“真煮”厨房玩具
软萌啪啪圈
暑假到来,孩子和玩具的相处时间增加,宝爸宝妈在看护陪伴之时,除了预防孩子发生溺水和交通意外,也不要忽视身边玩具隐藏的危险,小心可爱“神兽”变成“熊孩子”。郑州消防提醒,啪啪圈、网红气球、儿童“真煮”厨房玩具等类型玩具存在爆炸、触电、烫伤等隐患,家长选购注意“避雷”。
啪啪圈铁丝扎眼,软萌外表藏危险
“啪”一甩,可爱的小动物玩偶就会缠绕在手臂上。这种有趣的啪啪圈玩具深受小朋友喜爱。但它软萌的外表下却暗藏危险。今年6月中旬,浙江衢州一名小女孩在玩耍过程中,不慎被啪啪圈玩偶中的铁丝扎入右眼。衢州市人民医院接诊后发现铁丝影响手术需进行专业切除。消防员到场与医护人员商量对策,决定使用小型绝缘剪进行精细剪切。经过精细操作,小女孩眼睛里的铁丝被成功剪断,随后医护人员立即进行下一步救治。
啪啪圈是一种利用塑料或金属弹性条制成的可卷曲、拍打手腕即扣合的弹性手环。近年来市场上衍生出各类啪啪圈玩偶,常见的有熊猫、卡皮巴拉等造型,其软萌造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消防人员提醒,啪啪圈玩具若缝补不严密,或采用劣质材料制作,很容易导致内部金属条和铁丝露出,一不小心就会对儿童造成伤害,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远离危险。
这些玩具有危险,家长注意“避雷”
网红气球:这类气球或卡通造型,或整个球体透明,球体外面被一根很细的彩灯带环绕。彩灯带另一头连着简易塑料电池盒,可以控制灯带开关。气球本身是一个压力容器,再加上这种设计和构造,安全风险更高。
注意:街头上售卖的一些气球里面的气体是氢气,而氢气遇到高温、火源就可能发生爆炸。网红气球的LED灯、尾部电池及其他危险的小部件,也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儿童“真煮”厨房玩具:儿童“真煮”厨房玩具是近年流行的儿童过家家玩具,如迷你电饭煲、仿真煤气灶、带加热功能的小炒锅等,能模拟真实烹饪场景。这类玩具常以“培养孩子动手能力”为卖点,却暗藏多重安全隐患。
注意:厨房“真煮”玩具存在烫伤、触电、火灾、电池误食、小配件误吞、化学物质超标及误导儿童误触真实厨具等多重安全隐患,需严格选购与监护。
水晶泥等“泥”类玩具:五颜六色、触感柔软、能变换各种形状,还可以用来吹泡泡、画画的“水晶泥”“史莱姆”“泡泡泥”“棉花泥”“戳戳泥”“雪花泥”等,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其实,它们不是真的泥,而是由许多化学物质制作而成。这些“泥”里含有一种可能危害健康的物质——硼砂。
注意:硼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短时间内过量摄入,会出现恶心、呕吐、忧郁、惊厥、皮肤潮红、循环衰竭等症状。
音乐玩具:能够发出音乐的玩具,如各种模拟乐器(小铃铛、小钢琴、铃鼓、木琴、木梆、小喇叭、锣、镲、沙锤、小鼓等),会发出乐曲声或歌声的娃娃、动物等,常常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注意:分贝过大的音乐玩具可能对儿童的听力造成永久性的损伤,而嘈杂的音乐则会影响儿童的情绪,令其烦躁,由于孩子太小不会表达,就会出现哭闹不止的情况。另外,音乐玩具大都是用电池作为能源,这些电池很容易被宝宝抠掉,特别是一些纽扣电池,有被孩子吞食的危险。
磁性笔:磁性笔的材质以磁铁为主,除书写功能外,可利用磁性的原理玩耍。
注意:强磁部件易脱落,儿童误吞后可能吸附消化道造成穿孔、梗阻,磁性粉末泄漏接触皮肤或误食存在化学风险,笔身细小零件脱落有窒息隐患,且磁力可能干扰电子设备、影响儿童注意力。
郑州消防提醒,网红气球、儿童“真煮”厨房玩具存在爆炸、触电、烫伤等隐患,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有限,家长在给孩子选购玩具时,一定要购买符合儿童年龄段并由正规厂家生产有质量保障的产品,避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危险和伤害。
■这些安全隐患
也要警惕
孔隙隐患多,小心孩子肢体被卡
被卡游戏机、被卡扭蛋机口……儿童多数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对孔洞、缝隙尤其感兴趣,任何有孔隙的东西都可能卡住孩子身体部位。
今年6月11日晚,洛阳,一女孩玩耍时不慎将手指卡在坐灸仪盖板孔洞内。由于盖板是质地较硬的塑料材质,消防员为避免造成二次伤害,使用剪切工具小心翼翼地从边缘处进行剪切,再慢慢扩大作业面,将小女孩的手指从孔洞中取出。
今年5月29日,一名两岁女童在市民中心地铁站C口,左手除拇指外其他四指均被卡在扶梯缝隙之中,消防员开展破拆救援将女童被卡扶梯缝隙的小手救出。
今年5月19日,一名男童在郑州朱屯农贸市场玩耍时,左手伸进机器出口掏玩具被机器卡住,消防员拆卸机体,成功让男童被卡住的左手脱离困境。
2021年7月15日,一名男童右手不慎被龙湖教育园区双湖大道袁记串串香店内的投币式扭蛋机卡住,整个手掌全部进入机器内部 ,消防员切割机体成功救援。
孩子夏日骑行,安全问题别忽视
自行车既是骑行工具,也是孩子心中的“大玩具”!暑假到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骑行队伍,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值得重视。今年6月12日夜,郑州一男孩骑车摔倒后车把插进大腿内侧,中原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使用绝缘剪和小钳子对车把进行剪切,随后将男孩移交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今年5月1日10点多,陇海西路消防站接指挥中心调派迅速赶到颍河路阳光丽景公馆东门,此时一名男童的右脚仍卡在自行车后轮毂处,消防救援人员使用老虎钳剪断自行车链条,帮助男童摆脱了危险。
2022年7月15日傍晚,白沙镇凤杜桥嘉苑小区一名男童玩耍时左脚被卡进人力三轮车脚蹬缝隙,郑东新区消防救援大队快速救援,帮助男童迅速脱离危险。
2022年7月19日,九如路与天赋路交叉口附近,一名男孩手指被自行车链条夹住,郑东新区消防救援大队黄河东路消防救援站立即出动人员车辆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儿童缺乏辨识危险的能力,家长一定要加大对孩子的看护力度,避免意外情况的出现。如果孩子不慎被异物卡住,切勿盲目拉拽和扭转,应及时拨打119报警电话进行求助。
本报记者 汪永森 文/图
多地医疗机构试点免陪照护服务
“一人住院、全家忙乱”这样缓解
今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印发《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在各地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的城市等,优先确定在老年住院患者占比较高、免陪照护服务需求较大、工作基础较好的三级医院,开展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
所谓“免陪照护服务”,主要指患者住院期间,在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且自愿选择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等,由护士或医院聘用医疗护理员提供的生活照护服务。
免陪照护服务试点运行情况与效果如何?未来推广有哪些难点与希望?记者在江苏、湖南、四川进行了采访。
服务专业周到 收费公开透明
清晨的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葱郁树林环抱,鸟鸣声不绝于耳。“天气真好,坐起来看看吧。”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宽敞明亮的病房里,护理员张选荣把曾大爷的床摇高了些。算着时间,张选荣为曾大爷翻身、叩背,又帮他把处理好的“饭菜”匀速喂进鼻饲管。数月前,曾大爷因痰栓阻塞气道,正是张选荣第一时间发现,通知医生抢救。
曾大爷85岁,他的病情一度愁坏了家人:肺部感染严重,虽有好转,但还得长期卧床、借助呼吸机呼吸。“儿女都在外地,我快80岁了,体力实在跟不上。”老伴赵婆婆说。
有了免陪照护服务,赵婆婆来病房时只需要陪陪老伴:“张师傅帮了我们家大忙。”
同样是清晨,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夜班医疗护理员戴和英准时出现在85岁的患者钱中和身边,先将病床摇到一定高度,让老人靠在枕头上,然后洗脸、刷牙、喂饭、喂药。
“昨晚睡了几个小时?尿量多少?有没有血块?”早晚班护士和夜班医疗护理员同步交接。戴和英对答如流,护士长陈燕听后对白班护理员陈松兰交代:“术后体温偏高属于正常,白天要多喝水,继续观察……”
自从钱中和3年前患上肿瘤,女儿钱凌洁几乎把家搬进医院,寸步不离地守着。为什么不找护工?钱凌洁坦言:一是护工质量参差不齐,担心能否尽心细致照料;二是费用比较高,每天在200元以上,家庭难以承受。
这次住院,钱凌洁注意到医院走廊上贴着介绍:“免陪照护服务”试点,以医疗护理员团队方式,为患者提供助餐、助洁、助浴等生活照顾服务,每天收费120元左右。她观察到护理员的服务很专业,立即选择了这项服务。“父亲在医院有护理员照顾,我回家好好睡了一觉。”钱凌洁终于松了一口气。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60岁的龙女士刚做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谈及免陪照护,她打开了话匣子:“请‘一对一’护工一天要320元,压力不小。现在154元一天的‘一对多’服务,性价比高多了,这次住院算下来花费不超过1500元。”
免陪照护,令“一人住院、全家忙乱”的困境得到了缓解。公开透明的收费体系,也增加了其吸引力。
今年5月,四川省医疗保障局新增“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以省管三甲公立医疗机构为例,1名护士或护理员照护1名患者,价格为每人每日240元;1名护士或护理员照护多名患者,价格为每人每日100元。“院方会结合人力成本、照护数量、照护难度等因素收费,公示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家属可以充分比较评估后自主选择。”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晏殊说。
提供专业培训 保障照护质量
一支专业高效的护理员队伍,是免陪照护得以实现的关键。如何保障?
“我们增设了照护部,负责管理护理员和免陪照护工作。”晏殊介绍,医院自主编写照护教材开展培训,现有500多名护理员。今年56岁的张选荣从事护理员工作刚满一年,上岗前先参加了医院组织的专业培训,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操培训。
陈松兰本是无锡二院的护工,去年参加无锡市护理学会组织的培训课程,考试合格后获得江苏省医疗护理员岗位培训证书,今年3月医院开展试点后正式持证上岗。据无锡二院护理部主任华敏峰介绍,医院的103名护工中,已有90人获得江苏省医疗护理员岗位培训证书,其余人仍在培训中。
“以前每天要工作24小时,累得不行;现在两班倒、12小时一班,时间缩短了,要求更高。”陈松兰说,以前给患者倒完尿壶就完事,现在要观察尿量、颜色,有异常立刻报告护士。
不仅要照料生活,护理员还提供心理疏导。“亲情陪伴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依照老师传授的沟通技巧,张选荣尝试把患病老人当成亲人,手里事做完就和他们开开玩笑、聊聊家常。
对湘雅医院护理员文清莲来说,免陪照护政策让她有了归属感。“以前打零工,没培训、没标准,收入不稳定。现在医院和公司给我们做专科培训,从照护流程到沟通技巧都会系统学习。有了固定岗位和保底工资,还有专门休息室。”文清莲说。
更多优质护理人才在路上。作为护理员培训基地之一,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24年成立康复保健系,下设健康管理、康复治疗等4个专业。“超过一半学生考取了国家级医疗护理员等相关技能等级证书,为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保障。”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社会服务部部长王安琪说。
以患者为中心 持续创新优化
试点至今,免陪照护服务积累了不少经验。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处长高鹏介绍,江苏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较好,早在2006年已有3家医院启动无陪护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在江苏省的31家培训基地,已完成对1.3万余名医疗护理员的培训工作。
2024年11月,江苏印发《关于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优化护理服务的实施意见》,再次对“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进行部署。各地医疗机构优先在重症监护室、骨科、老年科、新生儿科等科室开展试点工作。目前,全省已有140家医疗机构展开探索。从医院运行情况来看,患者满意度提升、平均住院日下降。
湘雅医院护理部主任岳丽青介绍:“我们以急诊抢救区为突破口,2020年启动无陪护服务试点,采用市场自主定价的‘一对多’模式,如今已形成常态化运行的急诊特色服务。”自急诊科启动试点以来,抢救区配备的患者与护理员比例达1∶4,院内感染率显著下降,医患纠纷投诉率大幅降低。
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探索创新。通过每日清单任务、医护辅一体化查房等机制,湘雅医院初步构建起“医—护—护理员”紧密型照护团队协作模式。数据显示,住院病区试点以来,“一对多”服务接受率达56%,患者满意度达99%。
面对试点过程中的挑战,岳丽青坦言:“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支持系统有待完善,第三方公司管理水平提升、护理员两班倒工作制下的人力成本压力等问题凸显;二是陪检服务需求量大,现有资源配置难以充分满足临床需求。”针对这些情况,她表示医院正积极开展差异化定价调研,探索多渠道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努力在优化服务质量与实现运营可持续性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研究制订成都市试点方案。”下一步将重点加强免陪照护服务队伍人才建设,强化护理员规范化管理,确保护理员既能满足患者“无须家属陪护”的专业照护需求,又能提供有温度的人文关怀,真正实现“专业照护替代家属陪护”。
人民日报记者 姚雪青
杨迅 李凯旋
编辑:刘潇潇
统筹:曹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