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郑州市杜岭街的一家建筑施工企业因在施工过程中毁损燃气设施的违法行为,将接受入企行政检查。与以往不同,执法人员向企业负责人王经理出示了行政检查通知书和执法证件外,还有一个二维码。
“入企行政检查”变身“上门服务纾企忧”
为解决行政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性大等问题,郑州市城市管理保障中心按照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统一安排,全力推进“码上查”行政检查系统开发建设,该系统集成了行政检查信息公示、“综合查一次”、服务型执法、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行政执法监督等功能。
王经理使用“郑好办”APP扫描该码,就可以查看此次行政检查全流程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还能查阅到与涉案行为相关的普法资料和免费法律咨询。
王经理在执法人员席景利、宋建峰的行政指导下,积极配合燃气公司进行了抢修,并在执法人员的行政调解下,主动向燃气公司赔偿了损失。最终,执法人员依据“四张清单”提出了对企业从轻处罚的处理建议,王经理连连感谢。
“扫码入企”与“服务型执法”深度融合
执法人员韩苗苗、刘显平在对中原区颍河路的一个新建小区的物业管理单位,采取“扫码入企”的方式进行二次供水普法宣传。在实施行政检查前,执法人员需制定检查方案并报行政执法主体负责人批准后,通过“郑政钉”平台上的“码上查”系统,将行政检查数据实时上传至信息系统,系统自动生成对应的“检查码”。被检查企业通过扫码查阅到规范二次供水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利于企业避免涉法风险,合法规范经营。
在二七区马寨镇的一个违法建设现场,执法人员袁留雷、王光对照违法建设查处“八查八看”事项清单,将能合并实施的行政检查事项进行合并,同时结合企业类型和行政检查事项,精准实施普法宣传,一次性告知当事人,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表通查”,避免了企业多次迎检、重复提交证据资料的烦恼。
下一步,郑州市城市管理保障中心将持续完善“码上查”行政检查系统功能,使其真正成为规范执法行为的“紧箍咒”、保障企业权益的“护身符”、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
记者 谷长乐
编辑:陶莎
统筹:陈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