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运河畔,小河直街,沿着长征桥拾阶而下,有一家名为“吉时”的小店,白墙黛瓦,临河而立。
这家店铺,也是一间古朴的住宅。周飞一家三代,已在这里生活了60多年。
运河边这片天地,目睹了父辈们的辛劳奋斗,承载了周飞的快乐童年和创业的初心。伴随着运河人家的喜怒哀乐,小河直街也经历了改造和重生,在潺潺流水中见证着过去与未来的奇妙融合。
老墙门里的童年
又到了杭城的夏天,运河边绣球花开得生机勃勃。每当此时,周飞特别怀念老屋的天井和在运河边度过的童年时光。
傍晚4点多,店门口已坐满了排队等号和慕名前来打卡的年轻人。周飞正忙着准备晚市的餐品,父亲在院子里打理鱼池和花草。退休后,河岸的小院成了父亲闲暇时最喜欢待的地方。
上世纪50年代,伴随着京杭大运河的悠悠波涛,岸边徜徉起此起彼伏的机器轰鸣声。1958年,周飞的爷爷作为热水瓶厂技术人员,举家从上海搬迁到运河边的小河直街,这里是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那一年,周飞的父亲周小腾刚出生。
周小腾兄弟姐妹5人和父母,一起住进了27方的老墙门里,从此,一家三代的生活便与运河紧密相连。
运河携着岸上人家的烟火,静静地流淌着,随着老墙门里迎来一次次娶妻出嫁添丁的喜悦,老房越发拥挤。但逼仄并不妨碍周飞快乐的童年,弄堂里躲猫猫、河里摸鱼抓虾……
天好的时候,便把桌子搬到天井里,一家人围坐一起,吃着奶奶炒的家常菜,听着父亲的吉他声,邻居们时不时来串个门,伢儿们端着碗这家进那家出,回忆起来,周飞总忍不住感慨“那感受,真的很美妙!”
父亲也时常会怀念起他的儿时,运河边长大的他练就了一身好水性。2010年的秋天,父亲在运河里救起一名落水女子,连他自己都记不清那是第几次下水救人了,这似乎已经成了运河人的本能。
运河边的餐馆
周飞5岁那年,父母在运河边开了一家杭帮菜小饭馆。市井烟火气息中,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有滋味。
父亲忙着张罗往来宾客,母亲扎在厨房忙到深夜,伴随着忙碌,日子也越来越红火,不变的,是父亲每天清晨出门的身影。
直到长大后周飞才明白,餐馆多年来能越开越好,离不开父亲对运河人家的热爱和母亲对厨房菜品的执拗,除了情感,新鲜的食材让一道道普通的菜成为邻里家人萦绕舌尖心头的美好记忆。
只是,在岁月的冲刷下,老墙门愈发破落,河水不时发黑发臭,但周家从未有过离开的念头。2006年,小河直街开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工程,他们没有选择安置补偿,而是坚决地要求“回来”,回到生活多年的运河边。
回来后的老墙门换了模样,两层小楼,白墙黑瓦,木门木窗,古色古香,“新家”还是依河而立,但河水已重回了当年的清澈。对周飞一家的生活而言,变了,但又没变,还是熟悉的运河人家烟火气,和那些熟悉的老邻居。
传承中的创新
3年前,父亲“退休”了,把“接力棒”交到了周飞手上。周飞不想按部就班地接手父亲的杭帮菜餐馆,她想改变,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父亲还想保留做了30年的运河人家味道,就像当年给店取名“腾飞”,有情感,也有传承之意。
最终,周飞作出了让步,因为她看到,餐馆里,父亲和相识了数十年的老熟客、老邻居们打着招呼、唠着家常,脸上的笑容和那份自在,她才明白父亲坚持的理由。
周飞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一个餐馆,两份菜单。二楼保持原来的味道不变,一楼从菜单到装修,更适合年轻人。“就像如今的运河边,焕然一新,但又是原汁原味的转身。”她解释道。
随着小河直街的日益繁华,从小居住的地方也有了新的延续和传承,周飞将古朴的住宅打造成一家名为“吉时”的小店,这里不仅寄托着父母对美好生活最真挚的祝福,同时也传承着周飞创业的初心以及对运河的热爱。
“外公!”正聊着,周飞的儿子欢快地跑进店内,扑向周小腾的怀抱,每个周末,一家人都会在这里聚餐,一如当年在天井里的时光。
这里,像一根纽带,不仅将一家人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也以全新的方式,连接起周飞一家与运河,继续讲述运河人家的故事。
周飞:
85后,杭州小河直街“吉时餐吧”主理人
周飞一家,从爷爷奶奶开始,三代工作、生活在运河边。
记者手记
运河,是周飞一家三代的生活关键词,是生活习惯,更是家的记忆。
2006年,中国大运河启动申遗,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也于当年出台并很快启动。接连三期保护工程,采取了原模原样、原汁原味和似曾相识三种保护模式,让小河直街既保留了传统风韵,又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周飞和父亲,两代餐饮人的生活也与此紧密相连。
变迁的是岁月,不变的是情怀。无论过去还是未来,无论繁华还是平静,运河人家的故事还将继续流淌。
钱江晚报记者 段罗君/文 倪雁强 吴煌/摄
大运河申遗十周年特别报道 | 我家就在河边住 万千照片拍变迁
大运河申遗十周年特别报道 | 三代生活运河上 如今的船里有“两室一厅”
大运河申遗十周年特别报道 | 人生里的三条“船” 通往传承之岸
大运河申遗十周年特别报道 | 运河养活了我 也养活了我的儿女
编辑:朱琳
统筹:杨观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