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傍晚,当晚霞余晖随着京杭大运河的粼粼波光渐行渐远,河岸边杨柳青镇的院落正传出阵阵鼓乐声,从零星试练的敲击吹奏到试音、演练,再到传统曲目的整段演奏,忙碌了一周的老十六街乡亲们正从各自家中赶来,一起排练、切磋东寓法鼓的演奏技巧。
月华之下,佳音袅袅,运河之畔传颂着东寓法鼓269年的传承故事,也记录着运河人家平凡又闪光的日子。
大运河岸,鼓乐见证喜乐哀愁
“我小时候,身边的长辈几乎都能演奏至少一种出会乐器,鼓、钹、铙、板、笙。”生长在大运河岸边的陈晨,深刻感受着东寓法鼓在运河人家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源自漕运文化的音乐形式更是让一代又一代杨柳青人在耳濡目染中形成了运河畔独特的文化记忆。
据资料记载,东寓法鼓属文法鼓,以坐敲为主,其特点是音色动听、节奏较快、韵律性强,伴奏则由吹管乐器管、笛、笙和打击乐器鼓、钹、铙、小镲和铛子组成。东寓法鼓老会演出形式有三部分,分别是法鼓演奏、笙管乐演奏、唱念乐演奏。
东寓法鼓创立之初,正值清康乾盛世时期,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百姓生活稳定,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得以显现。
杨柳青地处京杭大运河沿岸,便利的河运交通促进了笙管乐曲牌的传播和发展,积淀着天津河岸人家的生活情感、民俗观念与艺术追求。
不知不觉间,东寓法鼓已经陪伴杨柳青的父老乡亲走过了近270年的时光,并一路记载着他们的喜乐哀愁。
街坊响应,重组老会奏起乡音
2008年,杨柳青镇迎来宅基地建设高潮,农民们纷纷离开老街,搬到新的居住区,改善了居住环境,但对于东寓法鼓来说,却自此失去了生机。
“大家搬走后,以前天天响在耳边的法鼓也听不到了。”陈晨的这种惆怅很快得到老街坊们的响应。于是,2012年陈晨牵头与各级部门沟通,几经周折,终于在2015年将东寓法鼓老艺人及各方人士再聚一堂,重新恢复了“东寓法鼓音乐老会”。
大运河申遗为沿岸的文化带来了勃勃生机,近两年东寓法鼓也被评为西青区的非遗项目,得到更多的保护和发展机会。“各级部门帮我们协调提供集中排练的场所。”说起东寓法鼓近年来的发展,陈晨颇有感慨:“除了运河人家的庆典和老街节庆之外,其他地方也会邀请我们前往表演。”
老文化在新生代中的传播是文化内核生生不息的关键,东寓法鼓也在悄然培养着自己的后备力量。“我们会员平时练习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让他们逐步融入法鼓表演队伍中来。”陈晨说。
文旅融合,老曲儿焕发青春
从1755年创立至今,穿越近270年运河时光而来的东寓法鼓,在如今的新时代之下,又该如何焕发青春呢?陈晨和他的法鼓会也在不断寻求创新发展之路。
东寓法鼓音乐老会演奏中的笙管乐部分,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历代相传。如今,东寓法鼓老会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将由中国传统工尺谱记谱的曲牌全部转译成简谱形式。目前,老会所演奏曲目均为代代相承的古曲。
通过市场途径对民间文化进行原生态保护的方式,既能提高文化项目的知名度,也能满足从业人员的生存需求,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西青区相关部门表示,乘着西青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时机,东寓法鼓音乐作为地方特色演出,既能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也使得民间音乐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成为文旅融合创新尝试,让百年古乐焕发青春光彩。
陈晨:
土生土长在天津杨柳青镇十六街的90后
东寓法鼓第九代传承人暨东寓法鼓音乐老会第九任会长
记者手记
一段运河承载着多少故事。东寓法鼓的音符与大运河的情怀一样安稳而绵长,在岁月中记录着每一户运河人家的欢笑与离愁,用一个个庆典串起岁月中深深浅浅的足迹。
或许是一声惊醒的法鼓,或许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年画,或许是一盘清香甜美的糕点,或许是平凡的一户农家一个你一个我……在这里,运河岸边,无数故事还在默默演绎。岁月的笔从不曾停下,运河的记忆也将随波涛滚滚向前,书写着那些平凡与生生不息。
每日新报记者 安元 李文博
大运河申遗十周年特别报道 | 我家就在河边住 万千照片拍变迁
大运河申遗十周年特别报道 | 三代生活运河上 如今的船里有“两室一厅”
大运河申遗十周年特别报道 | 人生里的三条“船” 通往传承之岸
大运河申遗十周年特别报道 | 运河养活了我 也养活了我的儿女
编辑:朱琳
统筹:杨观军
0